中午12點,和客戶進行了兩個小時的商討,還是沒有形成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安義皎完全感覺不到餓,焦急的情緒已經填滿了他的胃。
這是一處遠離繁華的風場,從賓館到這里,安義皎開了一個小時的車,而出故障的風機,距離此處還有1個小時的車程。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因為客戶堅持要等到自己的技術人員到達才能上機維修齒輪箱故障,而對方技術員抵達時間還不能確定。這讓今天一大早就出發趕到的安義皎十分不解和著急。而這樣的一天,對于安義皎來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作日縮影。
從業10年,安義皎從一個小學徒成長為帶出10幾個工人的“老師傅”,每年維修的大部件超過30臺,經手的齒輪箱超過1000臺。說起自己的“戰績”,安義皎很謙虛:“我從小喜歡修理機械,小學就跟著大人一起修過拖拉機?!?/p>
機械修理疑難雜癥很多,對不同型號的齒輪箱來說,出現的問題五花八門。這些年,安義皎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曾有一次,在開箱更換軸承作業中,工裝型號與現場風機型號不匹配,工裝受力點不夠,支撐柱高度不一,而工期時間完全等不到補發的備件工裝。安義皎果斷和領導建議,在當地解決工裝問題,連夜測量現有工裝誤差,優化工裝,在用戶規定工期內順利完成更換。
“平常最怕遇到新型號的箱子,沒有配套的工裝,只能想辦法自己解決?!庇錾闲滦吞柕南渥右馕吨械闹R儲備不夠使用,需要靈活運用經驗,大膽嘗試。
多年的實戰經驗,讓安義皎總結出一套齒輪箱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這幫助他在工作中節約了很多時間。但是,“我感覺知識還是不夠用,新的東西出現的越來越多了?!痹诤图夹g人員的接觸中,安義皎深深體會到知識的缺乏,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計劃,繼續學習,利用業余時間提升自己。
從初出茅廬到獨當一面,工作會帶領人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剛工作時比,這份工作帶給我見識的增長和處事方式的改變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安義皎的喜愛,讓他日復一日奔赴下一個風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