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為全面落實吉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和上級公司的有關要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遏制疫情蔓延擴散、降低疫情防控風險,全力保障廣大職工的身心健康。大唐長春二熱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對食堂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化、再管控,通過關閉運行食堂、燃運食堂日常運營,對職工食堂封閉管理等措施,嚴把食品安全“六道關口”,筑牢全體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疫鋼鐵長城。
加強食堂供餐管理,筑牢用餐安全關。疫情發生后,該公司迅速啟動傳染病疫情事件應急預案I級響應,制定《關于疫情期間后勤服務保障措施》,采取“外賣”+“內控”的方式,確保員工用餐。近階段,隨著疫情嚴峻形勢的不斷深入,該公司按照“非必須、不提供”原則,對食堂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化、再管控,倡導員工自行帶餐。一方面關閉運行食堂、燃運食堂的日常運營,采取盒飯供應方式,指派專人到指定地點統一領??;另一方面對職工食堂實施硬性封閉管理,僅提供運行當班人員、值班人員和住宿員工的三餐,并嚴格明確取餐時間、地點和取餐要求,從源頭上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食堂供應保障。
加強食堂衛生管理,筑牢環境衛生關。嚴格按照該公司《食堂管理制度》,采取每天“定時定點”工作制,加大食堂環境衛生管理和監督力度。一是定時定點對食堂墻壁、天花板、門窗、排水溝、操作臺、食品加工用具等設施設備進行徹底清潔,嚴禁存在破損或脫落、地面有積水或積垢等可能影響食品加工經營安全的情況,確保加工場所安全、整潔;二是定時定點對加工場所進行通風換氣和消毒,每天通風、消毒不少于3次,每次通風不少于30分鐘,加強環境衛生治理和消毒防疫,保障工作安全;三是單獨設置餐飲具清洗消毒水池,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加強洗滌劑、消毒劑規范管理,防止誤用,保潔設施做到清潔、專用、密閉,有明顯區分標識。
加強食品食材管理,筑牢食材查驗關。嚴格落實食材進貨查驗制度,開展庫存食材檢查,特別是對春節前貯存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劑進行徹底查驗,及時銷毀處理超保質期、腐爛變質的食材;同時對冷藏冷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維護。嚴格落實食品采購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做好臺帳記錄,確保食品原料來源可溯、途徑合法。明令嚴禁采購按規定應當檢疫未檢疫的禽、畜、水產動物肉類。
加強加工操作管理,筑牢規范操作關。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要求,做到生熟食品分開存放,食物要燒熟煮透,確保烹飪食品的溫度和時間能保證食品安全,做到充分熟化,不得加工涼菜。對每餐成品進行留樣管理,將留樣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在專用冷藏設備中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并由專人管理,標注標識和留樣記錄。
加強從業人員管理,筑牢人員健康關。職工食堂所有勞務用工統一安排,分成2組,輪班倒休,對休班人員進行定位管理,每日報送體溫和所在地定位,及時掌握人員動態信息。每天對上崗人員進行晨檢,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發現有發熱、感冒、咳嗽癥狀、呼吸道感染的在崗人員,責令其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時就診,堅決避免發熱或疫情疑似癥狀員工上崗。并要求食堂員工上崗時必須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做到及時更換口罩。在制備食物前、餐前便后、接觸垃圾或其它與加工食物無關動作后,按規定及時清洗手部。
加強取餐人員管理,筑牢取餐管控關。加強取餐人員管理,每班指派專人到指定地點領取,取餐時佩戴口罩,取餐人員如有發熱、感冒、咳嗽癥狀、呼吸道感染等癥狀,不得到指定地點取餐。同時為提高取餐人群分散性,取餐員工一律從臨時取餐口取餐,在取餐時自覺保持1米間距,避免扎堆、交談等情況。
在疫情防控期間,該公司把履行食堂監管責任,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作為重大的政治責任,嚴守食品安全底線,做到防控與服務雙重保障,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廣大干部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