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企業最大的效益,是職工的最大福祉,沒有安全,其他均無從談起。
2016年,國務院下達了《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安全發展,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為重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領導、改革創新,協調聯動、齊抓共管,著力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著力堵塞監督管理漏洞,著力解決不遵守法律法規的問題,依靠嚴密的責任體系、嚴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體制機制、有力的基礎保障和完善的系統治理,切實增強安全防范治理能力,大力提升我國安全生產整體水平,確保人民群眾安康幸福、共享改革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成果。
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我們要堅持以下五個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安全發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第二,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推進安全生產理論創新、制度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增強企業內生動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破解安全生產難題,推動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三,堅持依法監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體制改革,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增強監管執法效能,提高安全生產法治化水平。第四,堅持源頭防范。嚴格安全生產市場準入,經濟社會發展要以安全為前提,把安全生產貫穿城鄉規劃布局、設計、建設、管理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構建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嚴防風險演變、隱患升級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第五,堅持系統治理。嚴密層級治理和行業治理、政府治理、社會治理相結合的安全生產治理體系,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實施社會共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市場等手段,落實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提升全社會安全生產治理能力。
我們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學習《安全生產法》,堅持“20字”方針,恪守四個安全理念,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增強全員安全意識,強化安全責任落實,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為經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