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辦公區域進行消殺
7月30日以來,鄭州市發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打響。身處其中的大唐中南電力試驗研究院嚴格落實鄭州市、集團公司相關疫情防控要求,快速展開人員排查、做好日常消殺、發放防疫物資、普及防疫知識,抓嚴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保證職工生命健康安全,確保疫情防控“雙零”目標。
中南院克服市內交通不便且無法出市的客觀困難,采用靈活辦公,遠程應急服務、火電機組提質增效、智慧電廠建設等重點工作,沒有因疫情而中斷,齊心協力朝著年度目標速跑。全體職工離崗不離責,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展現大唐科研人的技術擔當與拼搏風采。
“云服務”遠程指導解決問題
“云服務”急企業所急
疫情發生以來,中南院在確保人員“非必要不出市”的情況下,通過SIS、網絡通信等遠程方式對機組運行狀況及時監督,開展了多項遠程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確保疫情期間服務不中斷、質量不下降。
“我廠輔網脫硫系統2A氧化風機出現多次無故停機,多次檢查無果,希望能得到技術支持,找到跳閘原因。”8月9日,中南院熱控所工程師范曉鵬接到信息時已近凌晨12點,但電廠的事沒有小事,馬上查閱手邊相關資料。
“氧化風機PLC是成套設備,程序也有加密,建議先檢查一下電氣回路。”第二天一早,他立即聯系電廠技術人員,調閱脫硫系統運行歷史數據,并針對當前情況,提出將DCS側指令暫時拆除,持續觀察運行情況后再做深入分析。現階段能做的工作已經結束了,需要結合系統繼續運行一個月的實際情況,再做進一步的診斷。
針對某廠1號發電機運行中端部支架松動磨損的應急咨詢,張曉鵬、黃衛華通過遠程信息交流,建議其“盡快停機檢查處理,避免引發設備故障”。
針對某廠尾水電站運行至90萬千瓦有功功率及無功功率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栗占偉遠程指導該廠工作人員停機更換碳刷后,電氣二次回路、勵磁系統暫無異常。
針對某風電場風電機組實際功率曲線與保證曲線偏差大的情況,蔡高原遠程實時指導風電場工作人員提取出運行數據,并橫向對比分析影響因素,協助找到問題根源。
……
“不論何時我們都要始終想電廠所想、急電廠所急,牢記使命責任,當好發電設備的守護者。”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中南院盡管無法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但借助多種現代化手段及時了解現場情況,提供“云服務”“云監督”,進行準確的技術分析診斷,指導電廠排查問題,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智慧電廠”項目組成員居家辦公
“強支撐”助提質增效
作為集團公司中央研究院的一員,中南院即便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依然堅決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結合各電廠機組實際,開展火電機組節能降耗、靈活性改造等重點工作,為火電機組創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經過調整優化,1號爐運行狀態有明顯改善,氧量偏差由2.9%調整到最好工況偏差1.6%;A側氨逃逸大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處理……”8月16日,中南院在某廠1號爐鍋爐燃燒調整工作圓滿結束。受疫情影響,鍋爐燃燒技術優化團隊其他人員無法前來支援。短短一個月里,中南院3名技術工程師克服現場高溫、項目工期緊張等重重困難,高質量完成了原工況測量、引風機性能試驗及余量分析、煙道各段漏風測試等一系列現場試驗。
針對鍋爐飛灰存在碳黑、高負荷鍋爐燃燒缺氧、未完全燃燒氣體偏高等難題,中南院鍋爐燃燒技術優化團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較大程度地提升鍋爐燃燒安全性、經濟性和可靠性,受到了電廠的認可。
中南院圍繞“火電機組提質增效”,通過磨煤機綜合提效,達到磨煤機出力提升、消除振動問題等效果;基于“一機一策”理念編寫的精準噴氨控制系統方案,能徹底解決某機組困擾已久的空預器堵塞難題;從提升鍋爐深度調峰和機組負荷響應能力的目標出發,認真評審某廠4號機組靈活性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提出技術建議……
在疫情防控最緊張時刻,中南院依然將責任扛在肩上,推動存量機組節能減排和碳減排,提升火電機組市場競爭力。
噴氨優化團隊在現場開展試驗
“日調度”保項目“不掉隊”
“打造‘綠色低碳、多能互補、高效協同、數字智慧’的世界一流能源供應商”是集團公司的發展愿景,也是中南院“智慧電廠”項目組成員的價值追求。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打亂了既有的工作節奏,但項目組成員堅持項目為王,以家為陣地,嚴格執行“日調度、周分析、月總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確保項目“不掉隊”。
“作為集團公司科技示范項目和中南院轉型發展時期的重要攻堅項目,我們必須傾盡全力,將‘智慧電廠’打造成行業內的精品項目。”為實現機組運行的數字化、智能化、全面智慧化,中南院從問題出發、從目標出發,主動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提升自主可控能力,逐步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研究,總結梳理當前汽機、鍋爐、電氣、熱控、化環、金屬等多專業前沿技術,并結合機組實際運行問題,重點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預器堵塞治理、PT在線檢測儀等技術應用其中,推動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發電。
目前,中南院正圍繞鍋爐燃燒智能優化、汽輪機運行參數自尋優化技術、金屬監督智能化管理技術等15項模塊進行應用開發和測試,致力于交出“智慧電廠建設”的滿分答卷。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中南院不慌不亂、沉著應對,圍繞年度任務目標,合理調整工作重點,扎實開展“線上課堂”、科技交流等提升青年職工知識、技術儲備,高效推進“十四五”發展規劃、六大研究中心建設,快速適應“雙碳”戰略發展要求,為“二次創業”發展蓄勢聚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