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完成煤炭裝船83.1萬噸,超原紀錄6788噸,時隔8天再次刷新單日裝船紀錄,有力保障能源穩定供應。
圖為黃驊港三期碼頭正在裝船作業
為做好能源保供工作,黃驊港務與相關單位聯合建立了督排水、遠程預驗艙、海事聯合保供等工作機制,確保煤炭生產組織高效運轉;積極與集團總調度室、各兄弟單位溝通聯系,及時反饋庫存結構、港口天氣及船舶運力等生產要素,最大化提高煤炭裝卸組織效率,確保集團一體化運輸通道暢通;聯合煤炭經營公司、船舶代理公司在保供期間采用遠程預驗艙措施,減少船舶到港作業環節,單船作業時間節省0.5小時以上;與地方海事局建立了應急保供機制,在能源保供期間采取非常規措施,結合港口庫存和天氣建立兩級預警機制,確保航道運輸通道暢通;深入實施督排水機制,各來港船舶均不同程度縮減了在港停時,有效提高船舶周轉效率。
自10月份以來,黃驊港務累計完成煤炭裝船3000余萬噸,位居我國煤炭港口之首,切實發揮了能源供應“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