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連日來,中國華電系統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廣大干部職工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近日集團公司官方網站、官方微信推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基層”系列報道,講述一線故事、展望美好藍圖。今日刊發系列報道之八《安徽公司開啟“科技創新”新引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技創新專章部署,放在規劃任務的首位,凸顯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凸顯了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020年11月23日,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安徽華電蕪湖公司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自動和保護投入率100%,控制范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了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范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聚焦科技應用 增強企業發展穩力
10月17日,蕪湖公司1號機組大修暨“華電睿藍”示范工程項目開始施工。DCS改造與機組大修同步,蕪湖公司以“創建示范、黨員先行”和“示范大修、爭創標桿”主題活動作為項目建設“推動器”,生產人員開啟駐廠模式全力以赴技改示范項目。
經過37天的奮戰,11月23日16:47分,機組成功實現DCS點火、沖轉、并網和帶負荷一次成功。蕪電人用汗水與拼搏實現了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范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同時創造了該公司自投產以來最短大修紀錄,為后續超超臨界機組檢修技改提供了寶貴經驗。
同時,全國首例無人卸船機系統“落戶”華電安徽蕪湖,投運后可為電廠卸船機操作減少約70%的人力,大大降低勞動成本,提高系統安全性和穩定性。
2020年,安徽公司9項科技項目全部驗收通過,獲得授權科技發明和實用型專利11項,區域內累計獲得專利57項。
聚焦精益管理 提高企業相對競爭力
精益管理是促進企業管理方式變革、增強企業競爭實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安徽公司實施生產精益化管理,著力打造低能耗、高能效的企業發展新優勢。
抓好指標精益管理,優化節能運行方式。年度修訂完善25項節能優化運行方案,持續提升指標水平,2020年安徽公司綜合廠用電率、綜合供電煤耗均低于集團公司下達指標。
抓好節能檢修精益管理,推動實施節能科技項目。年度完成節能科技項目31項,強化檢修節能全過程管理,嚴控節能質檢點驗收,持續提升機組健康水平。
抓好設備精益管理,加強技術監督。做實做細缺陷管理、防磨防爆和精密點檢,以“零缺陷”保“零非停”“零事故”,確保實現“七零”目標,保持安全生產長周期穩定運行。截至今年,區域實現連續8年鍋爐“零泄漏”、連續7年機組“零非停”。
聚焦創新創效 激發企業職工活力
安徽公司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積極推進創新創效管理,通過“創新工作室”創建,鼓勵技術創新、推進技術研究、培養技術人才,形成全員創新創效的良好氛圍,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目前,擁有全國優秀創新工作室1個,集團公司命名的創新工作室3個。
全力推進技術革新、發明創造,鼓勵職工通過開展“五小”活動,激發善于創造、敢于創造的潛能,充分展現強大的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安徽公司獲得授權科技發明和實用型專利11項,累計獲得專利57項,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27件/百人。
定期組織“雙創”成果發布,引導職工圍繞企業中心任務開展創新創效實踐,激發職工群眾特別是青年職工的創新潛力,促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建設。安徽公司2019年度職工創新創效暨第七屆青年創新創效成果評選活動采取“騰訊視頻”會議形式進行“云發布”,涌現出一大批“金點子”、新技術、小發明、小創造,以“小創新”收獲“大效果”、體現“大管理”、凝聚“大力量”。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安徽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把提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戰略支撐點,全面落實集團公司“五三六戰略”,胸懷“兩個大局”,做好“兩個準備”,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為集團公司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貢獻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