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開展科技攻關、現場與遠程同步提供技術保障……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技術人員發揮自身優勢,戰斗在抗擊疫情生產第一線,貢獻著“大唐科研人”的力量。
2月10日晚8點半,“叮鈴鈴……”一個急促的電話聲打破了夜里的寂靜。
“康主任您好,我是長春三熱安生部負責人,我廠三號機組出現問題,影響啟機進程,請求貴院技術支持。”
自2月10日開始,長春地區企業陸續復工復產,電源和熱源需求量極大。作為長春地區重要的電源和熱源支撐企業之一的大唐長春第三熱電廠,急需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為保民生、保供熱提供技術支持。
值班的汽機所負責人意識到事態緊急,立即與院領導匯報情況。正值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考慮到汽機所部分技術人員仍處于居家隔離期,但疫情面前容不得半點遲疑,領導班子緊急召開視頻會議商討談判技術路線,并針對此次服務成立臨時工作小組。
“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這次技術服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場戰役,更是檢驗我們關鍵時刻能否沖得上、頂得住的考場!”領導班子的激勵,更堅定了大家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信心和決心。
“領導,春節期間,我一直在長春,沒有接觸外來人員,身體狀況良好,派我去吧!”面對發電企業的緊急需求,作為振動專責,汽機所振動專責張貴強“疫”不容辭,主動請纓。視頻會議結束后,張貴強迅速聯系車輛,整理設備趕赴現場。
10日晚9點10分,在接受電廠的紅外測溫和全身消毒后,張貴強趕往工程師站進行調查原因。他與三熱相關負責人連夜召開問題分析會,通過對現有數據和運行數據分析,逐步排查機組異常原因,商討技術方案。
問題分析會結束后,已經是夜里12點了。為了保障排查機組異常原因的準確性,張貴強沒有去休息,依然堅守現場反復核對每一項內容,鼠標和鍵盤敲擊聲,與遠程團隊間溝通與交流聲,此起彼伏,一場與時間的較量已經進入關鍵環節。
經過一夜的排查,故障原因終于確定了,此時已經是11日上午8點,為了能讓電廠盡快恢復生產,張貴強稍事休息,又投入到指揮機組安全運行的工作中。
11日12時,張貴強調取運行數據,發現機組有異常現象,他以專業的素養和嫻熟的技能進行了準確判斷,提出合理建議,同時連線東北院臨時工作小組,通過遠程協助,共同分析,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完成了機組異常現象的處理工作。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11日17點,在現場人員的歡呼聲中,機組各項指標達到正常運行要求,具備生產條件,確保了疫情期間的電量和熱量得以充足供應。
在確認機組運行狀態一切正常后,張貴強又連夜撰寫分析報告。經過三天兩夜的連續奮戰,張貴強最終在12日下午成功處理各項工作,圓滿完成此次應急服務。
返程的途中,張貴強望著窗外夕陽漸漸沉落,無人的街道好像鋪上了一縷薄紗,在疫情的籠罩下,長春仿佛按下了靜音鍵,但那?胸前的那一抹“大唐紅”閃耀著別樣的光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