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鐘山春常在,郁郁青松掩芳丘。江蘇南京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城市。雨花臺烈士陵園、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一座座紅色地標記錄著一段段難忘歷史,也傳承著厚重的紅色文化。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革命的傳統繼續傳承。新中國成立后,南京從百廢待興到百業俱興,經歷了跨越式發展。多年來,電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2020年,南京地區生產總值達14817.95億元,躋身全國地區生產總值十強城市。
電力工業獲新生 經濟發展動力足
南京已有上百年的辦電歷史。1910年9月27日,金陵電燈官廠(后更名為江蘇省立南京電燈廠)第一臺總容量100千瓦發電機組發電。這是中國第一家官辦公用電廠。
1956年,中共中央把電力工業稱為“先行官”,全國電力行業掀起建設熱潮。1958年,南京建成熱電廠,與江蘇省立南京電燈廠下關發電所一起為南京輸送源源不斷的電能。
與此同時,南京電網也在穩步建設發展。1959年,110千伏寧棲線投入運行。南京電網形成110千伏線路環網。1976年9月,當時全國跨越距離最長、跨江塔最高的220千伏熱燕雙回路跨江線建成投運,成為南京電力史上第一座“空中走廊”。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南京電力工業大踏步向前邁進。1998年6月18日,南京首座500千伏變電站東善橋變電站竣工投運。2007年12月4日,500千伏三汊灣—龍王山輸電線路建成投運。自此,南京成為全國首個500千伏“O”型雙環網合環供電的省會城市。當地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得到大幅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實施機遇,發揮中心城市功能,帶動周邊城市協同發展。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自2012年起,南京供電公司持續改善電網網架結構,全面提升電網供電能力,建設電網精品工程,確保可靠優質供電。
一座座變電站拔地而起,一條條大型電纜隧道順利投運,如今,南京已率先建成500千伏“O”型雙環網、220千伏“三片五環”的堅強網架結構,實現電網跨長江協調發展、城市東西環網全面貫通。南京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的25.19億千瓦時增至2020年的632.94億千瓦時。
供電服務走在前 “獲得電力”樹標桿
近年來,不僅電網發展跑出了“加速度”,南京地區的“獲得電力”水平也在不斷提升。2020年,南京供電公司打造“‘陽光電、智慧能’電力寧滿意”服務品牌,與地方政府同頻共振打出組合拳,大幅壓縮辦電時間,提高辦電效率和服務質量。
南京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主要從事動力電池電芯、電池模組和電池系統研發、設計及生產銷售。該企業一期項目是省級重點項目,投產周期緊、用電容量大、供電可靠性要求高。
“經測算,欣旺達公司一期項目所需用電負荷為4.3萬千伏安。企業需要多路電源確保供電可靠,并希望供電線路盡快建設完成。” 溧水區供電公司大客戶經理劉勇說。
按常規施工速度,欣旺達公司一期項目通電至少需要90天。但在溧水區政府和溧水區供電公司的協調配合下,供電服務團隊主動對接企業,提前啟動電力外線建設,將通電周期縮短至40天。2020年7月10日,企業一期項目正式交付,實現量產。
自2018年起,為保障省市重大項目及時投產,南京供電公司在市重大項目推進辦公室派駐專屬客戶經理,收集全市1700多個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和用電需求,提前開展配套電網建設,確保項目每一個里程碑計劃務期必成。
2019年12月,南京供電公司與南京政務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關聯,在江蘇省內率先實現企業辦電信息共享。小微企業法人只需刷臉,即可獲取證照資料。供電公司可立即根據資料辦理客戶用電業務。2020年,南京供電公司將低壓小微企業開放容量上限提升至250千瓦,為175家小微企業辦理零成本接電,累計節省小微企業投資千萬元。
“一鍵辦電”、“零證辦電”、打造“陽光業擴”點單式服務、上線轉供電加價查詢程序……近年來,南京供電公司實施多種舉措,幫助小微企業降低辦電成本、減少辦電環節,為小微企業快速發展注入新動能。
今年1月12日,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市長韓立明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20年南京市重點改革取得新進展,“獲得電力”成為全國標桿。
構建能源互聯生態圈 服務城市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的南京迫切需要以最小的能耗創造最大的效益。
“十三五”期間,南京供電公司瞄準城市能源體系痛點,精準施策、精準發力,構建了“以電為中心、多能互補”的能源互聯生態圈,率先建設首批11個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加快打造綜合能源高質量利用的城市能源互聯網。
2020年6月19日,南京供電公司能源互聯網首批示范項目之一——南京電動汽車極客空間江北新區站在江北新區投入運營。作為全國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綜合服務樓宇,南京電動汽車極客空間江北新區站擁有390個充電車位,總充電容量達1.2萬千瓦。其中,243個快充樁可即插即充、無感支付。同時,該站還試點應用車輛到電網(V2G)技術,探索將充電樁作為能源網、交通網、信息網“三網融合”的重要載體,實現新能源車主綠色出行效率、質量雙提升。
同樣在江北新區,今年年初,由南京供電公司研發的江北新區智慧能源協調控制系統虛擬電廠模塊正式上線。該公司調度控制人員可實時監測江北新區冷熱電各類客戶用能情況及分布式新能源發電情況,助力江北新區實現清潔低碳用能、協同高效用能、智慧無感用能。據測算,在用電高峰時段,南京供電公司應用虛擬電廠模塊最大可下調負荷64.362萬千瓦,大大緩解負荷高峰時段電網運行壓力。
近年來,為推動社會綜合能效實現最優,南京供電公司在江寧金鷹天地廣場建成國內首個商業樓宇用能優化信息物理系統(CPS)項目,在南京工業大學建成智慧校園用能優化CPS項目,在南京鋼鐵集團、中國水泥廠、蔚然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應用工業CPS技術,實現能耗可視化管控。同時,該公司部署了2.8萬個能效監測點,覆蓋政府、學校、醫院、工業企業、商業樓宇等,深入感知客戶用能狀況,提供可靠能效診斷。
“十四五”期間,南京供電公司將建設綜合能源高質量利用的城市能源互聯網,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開拓“能源數據+”新業態,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新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