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位于包頭市九原區的內蒙古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廠區門前,一輛輛運送原材料的卡車在門前排起長隊,而廠區庫房內堆滿了加工好的電池負極材料成品等待裝車出庫。新春伊始,包頭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內各類企業都開足馬力,一片熱鬧繁忙的景象。
做減法 幫助客戶降本增效
走進杉杉廠區,該局客戶服務中心的郭鑫正在為企業負責人講解最新的電價調整政策。2019年,全球規模最大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基地——杉杉科技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在包頭落地投產。當初,杉杉集團選擇落戶包頭最重要的原因是內蒙古電網的低電價優勢,令企業沒有想到的是,在享受低電價的同時,通過供電局指導,企業還參與電力多邊交易,去年半年節省電費達884.7萬元,同時還享受到了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優惠電價政策,用電成本每月又能減少50多萬元。
該局在積極指導企業享受政策紅利降低用電成本的同時,不斷壓減辦電環節,全力提升用戶“獲得電力感”。在辦電流程、時間和環節上做減法,實行“一證受理”,通過對業擴報裝流程升級優化,實現高壓客戶辦電環節由6個縮減為4個,低壓客戶辦電環節由6個縮減到2個。
與杉杉公司一墻之隔的包頭金為達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稀土金屬及合金生產企業。2019年企業竣工后向供電局提出用電報裝申請,讓企業沒有想到的是,僅用時一個月,供電局就把一條10千伏線路拉進了廠區。2020年企業經營遭受疫情影響,為減輕企業經營壓力,該局創新改變電費收繳方式,每月分批次收繳電費,并積極協助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做加法 提升客戶“電力獲得感”
筆者來到包頭市高新區東北商會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基地,正趕上該局高新分局工作人員開展客戶走訪。該局以客戶為中心,在供電服務上做加法,拓展服務渠道,加快線上線下業務融合,讓用戶暢享指尖服務。
“現在辦電特方便,我就在蒙電e家APP上提交了一個申請。第二天,供電局就有工作人員來收材料、看現場,直到用上電,我都沒跑過一次營業廳。更讓我意外的是,整個過程竟然沒花一分錢,這樣的好事兒哪找去”。東北商會負責人楊鳳云說起用電報裝過程,滿意之情無以言表。
走進觀光基地,電井涌出的清水汩汩作響。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抽水澆地、卷簾保溫、各類電器設備的“加持”讓在包頭種出東北土特產成為了可能。下一步,楊鳳云還打算種旱稻大米、養鹿、養魚、建餐廳、建酒店。用她的話說,正是因為有這么優質的電力服務和惠民政策,才讓她更有動力將這些項目深入做下去。
減少的用電成本,壓減的辦電流程,新增的供電服務,這一項項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的具體舉措,在收獲用戶好評點贊的同時,更是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