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時13分,極Ⅰ直流系統啟動成功,恢復功率148萬千瓦,運行正常。”“8時整,雙極負荷升至300萬千瓦,運行正常。”9月5日上午,±500千伏團林換流站運行值班人員向調度匯報。至此,經過搶修人員連續30多個小時的緊張有序作業,該站極Ⅰ換流變網側高壓套管重大設備缺陷處理完畢,保障了跨區電網安全平穩運行。
團林換流站位于湖北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趙廟村,距離荊門城區35千米,占地面積約219畝,西靠三峽水電站,東送華東地區,北連1000千伏荊門變電站,南接500千伏江陵換流站,是三峽地下電站外送工程的首端站,也是國家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通道和南北水火電互濟的樞紐。
9月2日21時40分,團林換流站運維人員通過巡查發現,站內極ⅠYY-C、YD-B、YD-C相換流變網側高壓套管導電頭溫度異常,屬重大設備缺陷。負責管理該站的湖北電力直流運檢公司決定,對換流變網側套管進行停電檢修,避免缺陷進一步發展。
3日12時, 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的統一安排下,施工方湖北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接到應急搶修需求后,立即啟動應急搶修預案,安排檢修、試驗專業的17名搶修人員,派出2輛吊車,于13時30分分別從武漢、宜昌馳援團林換流站。
為確保應急搶修隊伍高效運轉,提高整體協同效率,在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前,湖北送變電公司同步安排專人編制搶修施工方案。3日18時,應急搶修隊伍到達現場,搶修方案也同步交由湖北電力直流運檢公司審查。當天19時8分,搶修作業正式展開。
夜幕下的團林換流站內燈火通明。在施工作業的閥廳外,搶修人員在換流變壓器作業區域設置了黃色安全圍欄,圍欄內兩臺作業車正緩緩伸出長臂。“停止伸臂,與套管保持距離。可以開展作業,先將引線、金具、均壓環按順序拆除,再拆除導電頭。”檢修指揮人員何家麟目不轉睛地盯著作業車前端的作業斗,指揮操作人員將檢修人員送至套管頂部。
“把絕緣測試儀、直流電阻測試儀、介損儀、回路電路測試儀擺到設備跟前,把電源和設備接地布置好。以上操作完畢后立即開展試驗。”現場試驗負責人劉濤跟試驗組成員交代準備事項。
“YD-C相導電頭已拆除。”“趕緊交給現場專家組分析。另外兩相拆除要抓緊了,每個套管工況有差異,綜合評估后才好下結論。”4日凌晨2時,隨著第一支換流變套管導電頭順利拆卸,本次搶修工作總負責人汪志軍通過對講機布置下一步工作。從安全布控到作業面分工,現場作業有條不絮地進行著。
4日8時許,現場氣溫已經達到35攝氏度,奮戰一夜的搶修人員利用早餐時間稍作休息,又立即投入到搶修作業中。汗水浸透了搶修人員的衣服,大家臉上的汗水順著安全帽吸汗帶不停往下滴。11時,三支套管導電頭全部拆除完畢。經過現場專家討論評估,搶修人員將接觸面進行清潔處理后,安裝新導電頭,并開展套管試驗。
5日凌晨1時,經過連續不間斷作業,三支換流變網側高壓套管導電頭全部更換完畢,套管試驗結果正常。7時13分,隨著團林換流站極Ⅰ直流系統解鎖成功,運維人員再次對換流變開展紅外測溫,測溫結果正常,本次搶修任務順利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