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堅持戰“疫”戰“貧”雙線作戰,以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全力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發揮央企“頂梁柱”作用。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從電網建設、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東西人才幫扶等方面展現公司全力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成果與舉措。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總遵循”,指明了“總目標”,下達了“總攻令”。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服務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實現了農網供電可靠率提升、解決貧困地區用電難問題、光伏扶貧較快發展,為脫貧攻堅持續貢獻“國網力量”。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公司黨組對公司扶貧工作提出了“一個確保,四個全力”的總要求,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松,全力以赴、奮勇攻堅,高質量打好這場硬仗。
這個春天,春耕春種在大江南北鋪開,農村產業復工復產提速,電力引來田間春水,催動機器轟響;
這個春天,電網工程在高原風雪中加緊建設,光伏扶貧電站“落地生金”,為貧困地區注入力量;
這個春天,深山溝溝的農產品經由國網電商平臺銷往各地,國家電網的駐村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為抓防疫抓生產繼續奔忙。
這個春天,必勝信心已經播種,為金秋收獲奮力生長。
為國為民,初心所寄;決戰決勝,乘勢向前。公司系統廣大干部員工以實際行動投身脫貧攻堅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拿出拼勁韌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樓蘭終不還”,為拿下最后的貧困“堡壘”全力以赴、奮勇攻堅。
貧困地區電網強身
筑牢脫貧堅實根基
經歷了一整個冬天,萬物復蘇。南迦巴瓦雪山腳下,西藏林芝的桃林一片嫣紅,展現出高原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3月27日,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前夕,在工布江達縣巴河鎮嘎讓村,村民們正翹首期盼著送電。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讓80戶村民用上了放心電。村里要發展的糌粑加工廠、嘎讓貴族莊園遺址旅游,從此有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必須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用電網強身、以電力托底,筑牢脫貧堅實根基。
公司將貧困地區電網建設作為服務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發揮電力普遍服務優勢,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大力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全力攻克“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堡壘,全面提升貧困地區供電保障能力和電網發展質效。
這是一份驕人的成績單——“十三五”以來,公司累計投入農網改造資金6444億元,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任務。如今,農網供電保障能力愈發“硬核”:供電可靠率99.82%,綜合電壓合格率99.802%,戶均配變容量2.45千伏安,“兩率一戶”指標以省為單位均達到國家要求,年戶均停電時間和電壓不合格時間較2015年分別縮短了6.9小時、64.5小時。
如今,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除西藏外所有自然村全部通了“動力電”。中西部地區381個貧困縣7.2萬個貧困村的電網建設改造任務順利完成;90項重大電網工程建設為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電網建設加快推進,77.11萬安置戶點亮了新家的明燈。
2018年,為了啃下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公司啟動“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累計投資268億元,提前完成甘肅藏區、臨夏州、南疆四地州電網攻堅任務,西藏電網新延伸覆蓋尼瑪、雙湖兩縣,累計覆蓋66個縣城。
電,筑牢脫貧基礎,助力貧困地區資源優勢轉化。
青藏聯網工程、川藏聯網工程、藏中電力聯網工程、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多年來,公司不斷拓寬貧困地區電力外送通道,擴大電力外送規模,將西部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2018年以來,公司組織藏電、疆電、青電外送1566億千瓦時,組織扶貧專項電力交易3項27億千瓦時,目前已提取7500萬元扶貧基金用于四川藏區40個貧困縣脫貧攻堅。
2019年12月24日,新疆塔縣馬爾洋鄉迭村和努什墩村正式接通大網電。村民提力·瓦力第一時間將家中擺放已久的冰箱、洗衣機通了電。馬爾洋鄉衛生院的大功率醫用設備終于能發揮作用了——電網改造升級帶來的不僅是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更是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方式。
今年上半年,西藏、青海省藏區、四川省藏區和涼山州農網改造升級攻堅任務將全部完成。公司致力于解決國家級貧困縣農網低電壓、網架不合理、供電能力不足等問題,補足電網發展短板。充足穩定的電能將源源不斷為貧困地區送去脫貧的動力、發展的活力。
立足特色精準施策
打造扶貧國網樣板
脫貧攻堅戰力度大、規模廣、成效顯著,更凝結了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準“滴灌”的智慧成果。
國家電網公司“全力打造行業扶貧國網樣板”也志在于此:立足電網企業特色,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優勢,在提升貧困地區供電能力、提供可靠供電服務保障、支持扶貧產業發展等方面,增強貧困地區“造血”能力,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光伏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齊齊發力,為貧困地區群眾拓寬脫貧致富的光明道路。
光伏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有效模式。公司以光伏扶貧項目接網為重點,主動對接需求、精簡手續、暢通綠色通道,保障項目早并網、早獲得收益。2015年以來,公司完成接網工程投資40.37億元,接入光伏扶貧電站2047萬千瓦,惠及288萬貧困戶。
更進一步,大數據“加持”,公司依托光伏云網建成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管理系統,接入4.03萬座村級扶貧電站,實現電站運行數據在線監測和能效分析,支撐電站長效運行管理、持續穩定收益,為政府精準施策、有效監督、規范管理提供參考。
公司在定點扶貧縣區建設并捐贈的7座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和247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覆蓋所有貧困村,推動構建專業化運維模式和收益精準分配機制,有效保障了電站長期穩定運營。電站累計產生收益共計1.86億元,惠及當地36萬貧困人口。目前,公司定點扶貧縣(區)中,湖北神農架林區、秭歸縣和青海瑪多縣已脫貧摘帽,湖北巴東縣、長陽縣即將摘帽公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防止返貧,產業扶貧是根本之策。在提供安全可靠穩定的電力供應,保障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公司還助力當地產業扶貧項目擴大產能、提升效率,吸納貧困群眾就業。2019年,公司結合定點扶貧縣(區)的資源稟賦,推動臍橙、獼猴桃、中蜂、茶葉等23項種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在“四縣一區”遍地開花,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
“這幾年縣里產業興旺,農副產品銷路好,回購產品的訂單越來越多。”去年入秋后,國網電商平臺上,瑪多縣旭利高原生態農牧產業科技示范園的牦牛肉干訂單漸漸多了起來。過去因地處偏遠、信息滯后導致的銷售難題,如今已迎刃而解。
今年春節,長陽縣漁峽口鎮的椪柑進入盛產期,但銷售受疫情影響,讓村民們犯了難。關鍵時刻,國家電網“慧農幫”電商平臺積極拓展椪柑銷路,到3月底共銷售2.1萬箱21萬斤,為農戶帶去100多萬元收入。
從青海到湖北,當“農村電商”遇見“消費扶貧”,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消除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尷尬。公司利用國網電商平臺建立特色銷售模式,幫助貧困地區特色產品打開了銷路,打通了致富的道路。
國家電網消費扶貧持續推進,扶貧農產品不僅走進供電公司職工食堂,還通過“慧農幫”平臺走進千家萬戶。2018年以來,公司消費扶貧總額突破1.26億元,惠及118個貧困縣。
當下,疫情防控走向常態化。疾馳的高鐵上,農村務工人員返回千里之外的崗位;機器轟鳴聲中,扶貧車間迎回了工人……全力服務“六穩”工作,穩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公司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為就業扶貧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3月25日,湖南新化縣維山鄉碧洲村格外熱鬧。婁底供電公司正在舉行一場面向貧困家庭的招聘會,30多名貧困村民踴躍報名。
目前,公司已吸納貧困群眾就業36.91萬人次,今年還將在“新基建”、電網檢修、工程建設、供電服務、海外業務等領域,提供1萬個面向貧困務工者的崗位。可靠的崗位保障、技能和技術培訓,對貧困群眾“授之以漁”,提供更有持續性的脫貧力量。
匯聚人才扶志扶智
提升扶貧整體效益
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脫貧攻堅要補齊人的生存短板、拓寬人的成長空間、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挖掘人的發展潛能,更要有靠得住的領路人,引領帶動貧困地區百姓脫貧奔小康。
多年來,公司堅持以黨建引領脫貧,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讓黨旗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在巴東縣掛職副縣長的三年半里,神農架供電公司的李斯君走遍了全縣118個貧困自然村。在他的帶領下,巴東縣有了全電式全自動茶業加工生產線及配套設備,帶動1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如今,李斯君正斗志滿滿,帶領鄉親們一起向摘帽發起最后沖刺。
2015年以來,公司共派出駐村工作隊1553支5422人次、駐村第一書記1430人次,承擔地方各級政府1994個扶貧點的幫扶任務,幫助貧困村加強黨組織建設、發展扶貧產業、改善村居環境。他們扎根一線,推動精準扶貧政策落地,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各單位發揮“強前端、大后臺”作用,通過電網建設、捐贈資金、愛心捐贈、陽光助學等方式支持駐村干部工作,當好“娘家人”。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公司幫扶村已有1938個出列,38.56萬貧困群眾脫貧。
如何破解發展不平衡問題,突破西部地區人才培養和發展困境,是公司長期的重要課題。2015年11月起,公司堅持“一盤棋”運作,針對艱苦偏遠地區管理、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開展東西人才幫扶。
西藏高寒缺氧、自然環境復雜,有效施工時間短,施工條件惡劣。為全力啃下“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配電網工程建設硬骨頭,公司安排7家省級電力公司工程管理和施工力量進駐西藏對口幫扶、集中攻堅。
林芝供電公司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綜合組組長林志雄來自國網福建電力,是公司目前在藏幫扶388人中的一員。林芝到處是原始森林,電網建設難度很大。在山林里開挖基坑,施工人員要帶上干糧,爬幾小時山路才能到達施工點,一住就是幾天。
1349名東部地區供電公司骨干赴西部地區幫扶的同時,298名西部地區供電公司的青年骨干也前往東部單位培養鍛煉。來往之中,能力在提升,合力在增強。公司募資280億元成立東西幫扶基金,組織東西物資調撥5.7億元,集團化運作優勢充分發揮,實物資產跨省調配有序開展,匯聚起支撐貧困地區發展的強大合力。
今年,公司黨組提出扶貧工作“一個確保,四個全力”總要求,其中包括全力拓展東西幫扶深度廣度,多渠道、多方式開展幫扶工作,精準打好資金幫扶、項目幫扶、產業幫扶、技術幫扶、人才幫扶“組合拳”,切實提高幫扶整體效益,更好助力西部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眼下,“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工程百日攻堅緊張推進,貧困村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正復工接力,供電駐村干部與鄉親們并肩作戰,蹚出脫貧新路子。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火熱戰場上,近160萬國家電網人懷著必勝信心,只爭朝夕、堅韌不拔,正向著最終目標奮力奔跑,“不向困難退半步、只向勝利添精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