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數字化審計工作室,4名審計師通過智慧審計系統完成了兩個直屬單位的經濟責任前置審計。“以往類似的工作量最少需要12人才能完成。”國網安徽電力審計中心內控與信息處主管劉堯說。
智慧審計系統于5月份上線,是國網安徽電力專門研發的智能融合審計作業和管理系統。該系統集數據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展示為一體,可實現全量、跨域、遠程、實時審計,降低審計成本,推動審計作業由以手工為主、信息化為輔向手工為輔、大數據審計為主的方式轉變,提升了審計工作的時效性、穿透力和規范性,助力企業經營管理提升。
設計中間表快速定位所需數據
在傳統審計作業中,審計人員需要根據審計項目的需求,分別在營銷業務應用系統、企業資源管理系統、財務管控系統等不同系統上查找數據。因為數據量龐大,審計人員往往只能靠抽取數據樣本來排查、分析問題。“因為數據樣本的局限性,抽樣審計的數據之間缺乏關聯,難以揭示問題本質,不能深層次反映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國網安徽電力審計中心內控與信息處主管時亮說。
3月份,按照國網安徽電力審計中心需求,國網安徽電力數據中臺在已接入營銷、財務、物資、工程、人資等業務數據的基礎上,又接入了規劃、調度、交易、計量等專業數據。該中心還協同業務部門和基層單位,建立了數據需求審核機制、數據無障礙獲取機制,明確了數據取用標準和規范。在允許的范圍內,智慧審計系統可以無障礙獲取相關數據。
同時,國網安徽電力的審計人員從提高審計分析效率的目標出發,根據不同的審計業務分析需求,整合形成271張中間表。中間表涵蓋財務、營銷、物資、工程和人資5大業務領域,涉及資金安全、電費回收等33個審計業務場景。
“中間表將紛繁復雜的數據有序化,能夠幫助審計人員快速檢索、精準定位所需數據。各類數據一清二楚,數據多維度交叉對比、驗證和分析也就變簡單了。”國網安徽電力審計中心經營處處長董吉武說,今年,該中心對國網安徽電力15個經營管理重點領域開展了單位全覆蓋、業務全覆蓋的全量審計,用系統性、全局性的視角科學審視各單位是否存在深層次、隱蔽性風險,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疑點和異常。
按需定制審計模型滿足各類專項審計要求
11月4日,國網安徽電力審計中心的2名審計人員在智慧審計系統上完成了全省分布式光伏結算領域風險排查專項審計。這項工作前后僅用了3天。“用傳統審計方式,類似這樣的專項審計一般都需要10天才能完成。”劉堯說,“智慧審計系統幫我們大幅提升了審計質效。”
劉堯介紹,傳統的審計作業流程先是按照審計項目需要組成15人左右的審計組,再將審計組分成財務、人資、工程等專業審計小組,各小組按需分頭查找數據資料,開展前置審計。兩周左右前置審計結束,審計組進入現場,針對前置審計中發現的疑點問題,展開進一步的審查核實。平均下來,完成一個綜合審計項目需要6周,還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
智慧審計系統打破了傳統的審計模式。國網安徽電力為系統設計了審計模型模塊。這個模塊可以根據審計業務需求,結合審計經驗與中間表,借助數據中臺的算力建立審計邏輯與數據分析規則,生成對應審計業務范圍的審計模型。審計人員只需選擇對應的審計模型,一鍵點擊,模型就會自動開展數據分析。
劉堯介紹:“審計模型還支持按需定制,能融合開展任期審計、專項審計、投資后評審及全數字化綜合審計等項目。目前我們共有88個跨域審計模型,基本滿足各類專項審計的需求。”
7月中旬,國網安徽電力審計中心12名審計人員利用審計模型集中完成了6家市公司的配網運維成本后評審、9家市公司的經濟責任前置審計數據分析。這些工作共用了6個星期。該中心共向相關審計項目主審分發問題和疑點線索1559個,高效精準判斷企業的共性問題和突出風險。“如果采用傳統審計模式,僅一家市級電力公司的前置審計就要兩周。”劉堯說,“有了智慧審計系統,我們遠程發現疑點線索和問題,節省了大量現場審計的時間和成本,僅這一個項目就節省人員差旅費用15萬元。”
審計環節前置節省大量時間
“蕪湖供電公司用戶識別卡流量數據清單中有135條數據與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臺賬信息有出入,需核查。阜陽供電公司中崗變電站10千伏工業07線改造工程轉資不及時,請核查提供佐證材料……”11月8日,智慧審計系統上搭載的審計助手軟件機器人在完成疑點數據和業務系統校核后,自動將問題清單分發給相關審計人員。
“審計共有獲取數據、發現疑點、核實疑點、明確問題、問題整改五個步驟,其中發現疑點最費勁、核實疑點最費時。但有了審計助手,這些都不再是問題。”董吉武說。
審計助手是國網安徽電力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人工智能”技術設計的軟件機器人,適用于基本電費、營銷退費業務審計等常見的5個營銷審計業務場景。在這5個場景里,審計助手能實時開展跨系統數據自動采集、中間表數據自動分析,及時發現營銷退費等業務進行過程中出現的任何不合規異常信息或錯誤,并自動驗證疑點,將疑點問題歸類,隨后分發問題清單,實現傳統審計的事后監督前移和預警審計。
9月,國網安徽電力審計中心在2個市級供電公司任期審計項目中,通過智慧審計系統遠程發現并確認問題75項、趨勢性風險事項9項,分發問題和疑點線索155個。該中心通過審計助手在線鎖定營銷專業審計疑點,節省了大量發現疑點的時間。審計人員有的放矢,現場核實工作只花了不到3天。與以往此類審計項目現場工作相比,此次審計的現場核實耗時縮短近三分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