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遼寧沈煤紅陽熱電有限公司供暖運行調度指揮中心,中心主任周大為登錄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先后點開能效分析、數據監測等模塊,詳細了解上個月企業的用電量情況及電費組成明細。“這個平臺能自動生成用能對比分析報告,為我們優化用能提供了很大幫助。”周大為說。
11月5日,遼陽供電公司研發應用的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上線已有一年。其間,該公司結合企業實際需求,不斷升級信息服務平臺。從基礎的數據監測到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平臺以電力大數據為基礎,通過數據融合分析,實時動態監測用電數據,為企業提供精準用能分析,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實時監測精準分析用能數據一鍵查
10月16日,遼陽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統計專責潘妍彥點擊平臺移動端的用電信息檢測和能效分析模塊,查看當日遼寧中成自來水有限公司的用能數據。潘妍彥說:“現在,我們通過平臺就能查看企業詳細的用電情況,電費明細一目了然。”
2020年,基于“互聯網+服務”模式和電力大數據應用,遼陽供電公司開發以企業用電數據為核心、以用電管理為導向的信息服務平臺。當年9月,該公司確定服務平臺軟件功能設計、監測點運維采集等平臺建設基本架構,設計了網頁版和手機版兩種登錄形式。同年11月5日,該公司正式發布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
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接入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和營銷信息系統數據,能夠實時采集、自動發布分時用電量、表示數、功率因數等常用數據。平臺還能通過安裝在客戶側的能效采集監測終端采集企業客戶的用能數據,并應用電力大數據技術開展能耗分析。目前,用電信息服務平臺可按日調取客戶的分時用電量、功率因數、日用電最大序列、電壓電流波動等16項常用用電數據。
按照設計原理,平臺收集、分析、整合企業的原始數據并將其存儲到數據平臺,支持數據一鍵導出。供電員工能夠隨時查詢、調取、一鍵導出數據,表單填寫準確率較以往提高40%,工作效率提升近10倍。而企業相關人員通過獨立賬號登錄平臺后,輸入日期、戶號,也能一鍵查詢用能數據,清晰掌握生產情況。
及時推送異常信息輔助企業生產管理
10月19日,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信息提醒模塊發出告警,提示遼寧沈煤紅陽熱電有限公司連續3天有功總示數指標異常。值班的用電檢查員胡海全比對該企業近期用電量與歷史用電量后,判斷該企業可能存在數據采集異常情況。他立刻前往現場巡檢設備,發現水泵電機漏電,造成泄漏電流過大、電量突增。他聯系該公司專業人員維修,幫助企業減少了電費損失。
常規情況下,大部分企業通過每月的電費賬單和人工抄表統計數據確定自身用電情況,缺乏科學有效的用電監測手段。同時,像供暖企業等客戶自身用電設備分散,統計用能信息還需要花費大量人力。
針對客戶需求,3月份,遼陽供電公司為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增加了數據推送、信息提醒等功能模塊,在采集企業用電數據的同時及時報送設備用電異常信息,輔助企業用電監測管理。同時,供電企業的運維人員可以通過平臺及時發現故障點并抓緊處理,保證數據單點按時上傳。
遼寧沈煤紅陽熱電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國勤說:“通過平臺,我們實現了對306個換熱站的電量監控,并且能夠結合天氣、溫度及時調整用電負荷,大幅降低企業成本。”高國勤估算,應用平臺后,該企業每年節省管理和運營成本超過100萬元。
專業數據變圖表讓客戶一眼看懂
9月13日,在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遼陽市分公司自維變電站內,工作人員登錄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查看前一個班次的能效情況,一鍵導出設備電壓曲線和用電數據等信息。
9月初,該企業負責人王國玉找到遼陽供電公司客戶經理王東華,希望可以了解企業具體的用電情況。王東華登錄信息服務平臺的數據看企業模塊,深度分析該公司的用能情況,10分鐘后便出具一份涵蓋企業實時用電情況、電費組成情況、高峰時用電情況等數據的能效分析報告。報告用曲線圖清晰展示企業實時用電情況、電費組成情況、高峰時用電情況等數據變化。看到這份報告,王國玉感到很滿意,當即決定和供電公司達成長期合作協議。
此前,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出具的能效分析報告只是把有關的數據用表格的形式展現出來。不僅數據變化不明顯,而且客戶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很難把各項數據與企業經營管理聯系起來。
為了更形象地展現用電信息和數據,6月份,遼陽供電公司依托綜合能源管控平臺,為企業用電分析信息服務平臺新增了數據看企業模塊,以折線圖、環形圖、熱力圖等圖表直觀呈現企業實時用電情況、電費明細等,讓專業的數據易于理解,讓數據更好地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管理。
目前,已有12家企業與遼陽供電公司達成合作意向,計劃依托平臺精準研判企業生產狀態。汪曉明說:“未來,我們還將增加意向客戶前期咨詢功能,給有意向辦理業務的客戶生成能效分析報告,同步分析用能情況,提供優化意見,助力企業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