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十四五”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發展環境,公司堅決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健全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治理機制,著力打造更有活力、更高效率的現代新國企,推動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更加完善。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建成并運營全球輸電能力最強、新能源并網規模最大的電網,連續21年獲國務院國資委央企業績考核A級,連續12年獲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國家主權級信用評級……近年來,公司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始終把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機統一,推動公司和電網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是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指南,也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根本遵循。
黨組(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三者各司其職、協調運轉。公司始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動態優化黨組(黨委)前置研究清單和“三重一大”決策清單,做到層次分明、銜接有效。公司著力建設科學、理性、高效的中央企業董事會,深化董事會建設和運行,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各級子企業以公司總部工作為示范,制訂“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權責清單和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明晰黨委直接“定”和前置“議”的事項范疇,使黨委、董事會、經理層的權責邊界更加清晰、決策程序更加規范,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治理。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公司堅持統一規劃、分級管理,著力打造堅強有力集團總部,由總部抓總,做好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立足分部“三個平臺”“三大功能”定位,進一步提高分部穩定管理力度、電網規劃細度、區內省間市場協同程度。
自上而下推進,層層壓實責任。公司深化集團化運作,加強對重大投資事項的審核、把關,優化綜合計劃管理和預算管理,驅動供應鏈管理業務全方位變革,把“放得活”與“管得好”有機統一起來,發揮規模優勢和協同效應,實現全公司“一盤棋”運作和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
深入實施“三大工程”
新時代新征程對國資央企和能源電力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面對供電保障要求更高、新能源發展迅猛、電力系統穩定工作難度加大等生產經營方面的新形勢,公司持續優化基層勞動組織,加快調整組織模式,完善機構設置、職責分工、要素配置。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期內能源電力行業的重要目標,實現這個目標迫切需要集聚行業優勢科研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并構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快速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公司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建立中國電科院院士和國網首席專家制,深入實施高端人才引領、電力工匠塑造、青年人才托舉“三大工程”,積極培養引進高端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拓寬人才發展通道,讓各類人才各展其長、各顯其能。
目前,公司擁有兩院院士7人,創新活力競相迸發,人才紅利加速釋放,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2024年7月,公司黨組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統籌公司科技創新工作發展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組建國網電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聚焦輸變電工程建設、抽水蓄能(水電)建設和電力設施防災減災領域,取得一批階段性成果。國網工研院秉持“以奮斗者為本,一切為了科研”的理念,高質高效完成組建:打出“去行政化”組合拳,精簡合并管理職能,實現“小部門、大運行”高效運作;建立“四序列、八職級”員工職業生涯體系,將薪酬向科研人員傾斜;統籌布局“4+8+18”三級學科體系,明確10項重大突破、14個重點培育方向。
班組是企業的最小細胞,是職工勞動創造和價值貢獻的重要平臺。公司加強班組核心能力建設,統籌內外部資源,強化人員配置,加強業務培訓,著力在數智化轉型、素質提升、人員激勵等方面下功夫,讓班組在電力保供、能源轉型、改革創新等任務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國網河北、江蘇、陜西電力成立跨區域班組建設工作聯盟,圍繞全業務核心班組建設,通過跨區域合作的方式,搭建資源共享、聯合攻關、技藝協作、技能突破的學習創新平臺,提升一線班組的整體素質。
人才成長需“向下扎根”。公司鼓勵青年員工在基層一線、艱苦環境經受磨煉、增長才干,同時突出務實管用、實戰實踐,加強職工技術技能培訓,提升崗位履職能力。今年,公司系統共67名來自電力調度、電網建設、運維檢修、供電服務、科技創新等崗位的員工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合規和風險防控水平顯著提高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入“十四五”,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逐項落實落細國務院國資委法治央企建設部署,進一步凸顯法治之要,緊扣合規之重,逐步形成梯次銜接、縱深推進、立制有體、施治有序的法治新格局。
基業長青,法治先行。國有企業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既是經濟責任,又是必須履行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公司堅持黨對法治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和公司法治建設、法治宣傳教育暨合規委員會的統領作用;深入推進法治實施機制建設,將法治企業建設成效納入子企業考核體系,將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情況納入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防范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公司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高公司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法治化水平,連續3年在中央企業董事會年度評價中獲評優秀。公司持續優化規章制度體系,印發《新型規章制度體系優化建設方案》并扎實開展制度宣貫,強化對制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合規管理是企業切實防范經營風險的關鍵制度性措施。公司扎實推進基層合規管理三年行動,形成公司系統自上而下、協同運轉的合規組織體系,打造合規管理“免疫系統”和“自愈體系”,強化法律監督體系,爭當更高水平法治央企“排頭兵”。
以法治引領為支撐,公司持續強化經營管理,組織各單位、各業務板塊結合實際,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鞏固底線思維、極限思維,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圍繞金融業務,公司落實常態化監管,織密合規經營風險防線。圍繞境外資產安全規范高效運營,公司著力加強國際業務全流程、全方位監管,切實防范境外業務各類風險。
公司以高質量審計監督護航國家電網高質量發展,突出目標導向,在構建審計監督體系上聚焦發力,強化責任擔當,扎實做好審計工作,圓滿完成“三審疊加”迎審工作,得到審計署充分肯定。
企業興則國家興,企業強則國家強。圍繞推進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公司系統推進制度完善、布局優化、風險防范等工作,奮力開創國家電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戰略部署中勇擔使命,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復興偉業作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