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河南要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要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條,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從南陽盆地到豫北平原,中原糧倉又喜獲豐收。河南是產糧大省,小麥總產量多年來穩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發揮重要作用。 國網河南電力員工幫助農戶搶收小麥。 位于南召縣皇路店鎮的國營南召縣農場,小麥平均畝產量常年為南陽地區最高。5月21日中午,3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農場300多畝小麥田中同時作業。麥田深處,3名國網南召縣供電公司皇路店供電所員工站在電桿旁,頭頂烈日提醒收割機駕駛員作業時避開電力設施,安全有序作業。 “莊稼成熟,收到倉里才是糧。”南召縣農場場長李云峰和糧食打了一輩子交道,他說,“為防范陰雨天氣,大家提前搶收。供電所了解情況后,派人白天指揮車輛,晚上提供應急照明,我們這才放心加快進度。” 據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統計,河南省小麥自5月19日開始大規模收獲,至6月9日基本結束,歷時22天,累計收獲小麥8464萬畝,占種植面積的99.4%,機收率達99.8%。 國網河南電力員工利用全景移動式照明燈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搶收小麥提供夜間照明。 電力與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緊密相關。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積極履行責任,以可靠供電、優質服務保障糧食生產,助力農業現代化與“三農”發展,助推河南鄉村全面振興。 針對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升級帶動農業用電不斷增長的實際,2017年,國網南召縣供電公司配合縣農業農村局上門走訪全縣農業生產重要客戶,排查用電情況,精心測算用電負荷,提前升級供電能力。“供電公司在原有250千伏安專用變壓器的基礎上,為我們新增了一臺200千伏安公用變壓器。這些年我們又添置了提灌、噴灌系統等用電設施,現在電完全夠用。”李云峰說。 充足供電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動力。2015年以來,國網河南電力每年在農網建設改造方面投資超百億元,超前規劃、精心補強農網。2024年,該公司安排農網建設資金115.45億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配電變壓器臺區2.4萬個、配電線路3.97萬千米,持續提升供電能力和質量,為“三農”發展和農業強省建設注入充足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從培育好種子做起,加強良種技術攻關,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國網河南電力員工深入田間排查供電設施隱患。 位于新鄉市新鄉縣的“中原農谷”種業基地內,60歲農民馬有永種了5000畝優質種麥。 “中原農谷”種業基地內有國家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科研機構。自2022年河南加快建設該基地以來,國網新鄉縣供電公司全力保障客戶用電需求。今年5月中旬,該公司根據馬有永等客戶新增用電設備的需求,量身定制供電方案,完成新增10千伏接網工程作業,一次性滿足電氣集中控制柜等科研設備、種地大戶農業生產設備未來3到5年的用電需求。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河南先天灌溉條件匱乏,用不到6%的耕地生產了全國近10%的糧食,這一切得益于加強耕地保護,建設設施完善、農電配套的高標準農田,持續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能力。 6月12日,在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化示范區安陽縣瓦店鄉,“90后”農民張先智摸著飽滿的麥穗說:“今年澆了4遍水,實現了豐收。” 國網河南電力員工檢查高標準農田糧食烘干用電設備。 張先智面前有5.6萬畝高標準農田。國網安陽縣供電公司將130余基電桿科學布局在道路一側,既避免占用耕地,又為無人機、無人拖拉機等先進農機設備規模化應用提供便利。依托遠程智慧灌溉系統運行的精準滴灌設施,讓張先智不再像父輩那樣熬夜排隊、扯水管澆地,如今單人輕點手機就能完成智能灌溉。田間的電動智能節制閘,提升排澇效率60%。“澆水比不澆水畝產高200多斤。旱能澆、澇能排,現代化的高標準農田高產穩產,讓我成為‘新農人’。”他說。 “十四五”時期,河南規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500萬畝。近年來,國網河南電力按照河南省政府實施的農田機井通電設施建設管理運維相關政策要求,主動對接省農業農村部門,做好供電企業投資高壓配套設施和政府投資低壓用電設施建設進度的有效銜接,全力保障20.66萬個機井臺區、1.14萬條灌溉供電線路可靠運行,為高標準農田發揮效益提供了堅強電力支撐。 國網河南電力員工排查消除機井配電柜、線路安全隱患。 年初以來,河南旱情持續。國網河南電力組織18家地市供電公司與屬地農業農村部門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利用全省3357個供電服務網格,出動人員5300多人次,全力做好抗旱澆麥供電服務保障工作。 汛期已至。受地理、氣候因素影響,在河南,“三夏”期正是防范旱澇急轉的關鍵時期。國網河南電力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修訂完善防汛預案,加強防汛隱患排查整治,備足搶險隊伍和物資儲備。該公司已為8002座地下配電站房加裝擋水墻,建成897座“膠囊型”配電站房,完成89座低洼變電站、916戶重要客戶的防汛風險排查督導,開展防汛應急演練,綜合提升電網抗災、應急搶修水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