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政協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常委張海迪介紹了冬奧會大家關注的那些事兒。
首鋼滑雪大跳臺,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水晶鞋”。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在這里舉辦單板滑雪大跳臺及自由式滑雪大跳臺比賽。到了夜晚,燈光璀璨,“水晶鞋”非常漂亮。讓灰姑娘變身白雪公主的魔法就是燈光——由100%綠電點亮。
包括大跳臺在內,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都將實現100%綠電供應,甚至在場館的建設時期,綠電也沒缺席。這在奧運史上是首次。可以說,“綠色辦奧”的理念滲透肌理。
100%綠電供應,聽起來好像沒啥,其實并不是件容易事。
為了讓這份沉甸甸的綠色夢想照進現實,國家電網公司做了漫長扎實的準備。那么,實現冬奧會全綠電供應統共分幾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首先得有綠電。
“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北京冬奧會的綠電來自壩上草原張北地區。擁有冬奧會賽區之一的張家口,也是著名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這里正在建設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大規模光伏發電基地和大功率光熱發電項目。
家有綠電萬萬千,發出送出是關鍵。這些干凈清潔的風電、光伏發電并不是乖孩子,“看天吃飯”,隨機性、波動性很大。吃飯不規律,傷的可是電網的胃。
那怎么辦?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國家電網的兩個法寶。
一張結實聰明的網,一個靈活精準的平臺。
2020年6月,張北柔直工程投運。這是世界上首個具有網狀特性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它具備功率獨立控制等能力,解決了新能源并不上網、送不出、難消納的問題。
綠電交易的時間原點還要更早一些。2019年6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就開始了冬奧場館的綠電交易,前不久剛剛交易完2021年度的1.6億千瓦時綠電。
用上綠電,也要用好綠電。這離不開細致的用電保障。比如,國家電網公司為了能夠精細地在賽區開展運維保障,組織了由13名專業滑雪運動員組成的電力保障隊伍;再如,在冬奧核心區和沿線完成8.1萬戶“煤改電”,建成6座充電站,把100%綠電送到“家”。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如今,在大跳臺邊、海坨山上、崇禮山區,呼嘯的風帶來的不僅僅是綠色的電能,更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在這風中,我們能看到,達到100%這個史無前例的完美數字需要系統、細致、真誠地雕琢。這是責任央企的一份承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