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2月21日,隨著主控室內紅色指示燈亮起,由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建設運維的首體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較原計劃提前了4個月。至此,北京地區規劃建設的12項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全部投運。
為成功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市規劃建設冬奧會配套基礎設施項目31項,其中電網項目12項,占全部項目的三分之一,共計新建變電容量927萬千伏安,新建線路350千米,將全面滿足運動員訓練、測試賽、正式比賽、服務保障等高可靠性供電需求。
國網北京電力創新建立冬奧電力建設與服務保障“一體化”模式,定期召開專題調度會,明確配套電網工程里程碑建設進度計劃,鏈條式破解規劃與建設難題;同時建立與市區兩級政府、北京冬奧組委月度專班例會機制,固化建設攻堅團隊,積極爭取到北京市政府“一會三函”簡化審批政策,為工程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國網北京電力應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統,綜合利用智能攝像頭、智能感知等手段,實現作業人員、機械、材料、環境等信息的動態采集,實現對安全帽佩戴、臨邊防護、孔洞覆蓋等五類典型場景違章的智能識別,進一步提升了工程現場安全質量管控能力。
此外,該公司還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入實施“黨建+”工程,成立了由業主、施工、監理等參建方黨員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合力攻堅克難,將冬奧工程打造成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精品工程”。
國網北京電力建設部主任蔡紅軍介紹,工程全面投運后,北京冬奧賽區將高標準建成“500千伏多路通道、220千伏雙向電源、110千伏雙向鏈式、10千伏專路直供或雙環網配置”網架結構,供電方式更加安全、靈活,供電可靠性達國際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張北地區的清潔能源接入北京電網,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將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帶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