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重點客戶可靠供電,做好新增配電應急工程建設工作。截至2月24日,該公司累計投入施工人員1082名、車輛204臺、大型機械91套,完成疫情防控場所配套配網工程20項,剩余一項預計2月28日完工。
關鍵時刻,沖得上、打得贏
1月31日22時16分,濟寧市公共衛生應急服務中心基建現場臨時用電及照明工程送電。此時,濟寧供電公司的建設者已經連續奮戰了14個小時。
濟寧市公共衛生應急服務中心是山東省唯一一個按照“小湯山”模式建設的醫院,一期建設面積約7000平方米,承擔著收治當地新冠肺炎疑似人員和確診患者的任務。濟寧供電公司接到當地政府的項目建設用電任務時已是1月31日零時。
1月31日8時,濟寧供電公司組織圣地電業集團有限公司圣通分公司施工人員和設備同時進場。該公司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施工人員全部全程佩戴口罩,并實施分片區施工。經過14個小時奮戰,施工人員架設1500米架空電纜,敷設90米地下電纜,安裝3臺630千伏安變壓器、3個低壓分接箱,組立4基15米應急照明電桿。
“我們要求各單位隨時跟蹤當地定點醫院擴建、集中隔離場所建設等疫情防治所需配套電網建設,確保需要我們的時候,沖得上、打得贏,提供最可靠的電力保障。”國網山東電力設備管理部負責人李猷民說。
主動請戰,72人搶出21天
2月6日23時,在山東省威海市胸科醫院應急供電工程施工現場,當最后一米電纜緩緩拐進電纜管,威海供電公司員工紀會友對著對講機大喊了聲“停”!歷時9天的威海市胸科醫院應急供電工程竣工。
1月29日,威海供電公司接到當地政府要求為威海市胸科醫院緊急增容的通知。“那天是大年初五,胸科醫院已經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了,施工地點和醫院只有一墻之隔。”承擔施工任務的海源電力負責人邱衛說,僅半天的時間,一支72人的施工隊伍就組建完成,“72人全部都是主動請戰,單位的20名黨員中,有15名參加。”
兩天后,設計完成。施工隊伍進場晝夜施工,開始與時間賽跑。該工程總工程量為安裝兩進6出環網柜一臺、630千伏安箱變4臺,敷設電纜2260米。這樣的工程規模工期為一個月左右,威海供電公司僅用9天就竣工送電了。
濟南市章丘區馬山醫院、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衛生院、泰安市東平縣沙河站鎮醫院、濱州市中心醫院……截至2月24日,山東省累計受理疾控企業、醫院用電報裝18戶,報裝容量2.17萬千伏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