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11月28日刊發記者張紋采寫的文章《電力助推“百千萬工程”在粵再加速》。文章稱,“這個項目像是盤臥在山中巨龍的點睛之筆”。11月上旬,廣州從化“零碳”國際賽車場綜合能源服務項目在從化國際賽車場正式簽約啟動。南方電網廣東廣州從化供電局作為該綜合能源項目的合作方之一,致力于與各方一起建成國內首個“零碳”國際體育賽事賽場。從化“零碳”賽車場項目的推出,是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全方位支撐“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綠色低碳發展的又一嶄新名片。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為扎實推動“百千萬工程”在粵快速落地,與廣東省能源局、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廣東省推動新時代鄉村電氣化 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公司將在2024年完成300個以上新時代電氣化村建設;2025年完成至少1000個新時代電氣化村建設;到2027年,累計完成不少于200個新時代電氣化鎮、2000個新時代電氣化村建設。其中,在廣州、惠州(環“兩山”引領區)以及汕尾、梅州、茂名重點區域推薦5個村莊作為試點示范村,打造既符合廣東“百千萬工程”要求,又具有南方電網特色的示范村鎮。
國際賽車場地實現“零碳”變身
從化國際賽車場項目坐落于環“兩山”引領區,曾舉辦多個重要活動及國際賽事,吸引了一批批國內外體育界知名人士、賽車愛好者的到訪。
“在一定周期內,我們將場館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通過清潔技術支持、碳回收技術、能源存儲交換等方式全部予以抵消,從而實現全年碳元素‘零排放’。”從化供電局的工作人員介紹。
在這里,從化供電局整合各類資源,提供光伏、風能及光儲充一體化的優質綜合用能服務,降低了客戶用能成本,推動綠色資源最大化利用。從化“零碳”賽車場項目圍繞“源網荷儲”理念,在國際賽車場內重點建設光伏、BIPV幕墻、光伏太陽花、風光互補路燈和儲能系統等,打造一個集合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風光互補、儲能的綠色零碳場館。同時,項目還計劃安裝國標、歐洲標準的快速充電樁設備,滿足賽車場國際化的充電需求。
“該項目預計12月落成,將是國內首個引入‘碳交易+綠電綠證’的國際賽事場館,協助用戶開發綠色環境權益價值。結合風能、光伏及儲能技術,項目能全面降低碳排放,為賽事及相關產業鏈提供穩定、綠色的能源保障。”從化供電局相關人員表示。
據了解,“零碳”賽車場項目建成有望成為國內首個集合“風光儲充一體”、開發綠電、綠證及碳資產交易的國際體育賽事賽場,為打造零碳國際體育賽事賽場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
基礎建設再升級
秋游期間,惠州客流持續增長?;葜輷碛胸S富的自然歷史文化底蘊,環“兩山”引領區之一的南昆山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毗鄰南昆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龍門永漢鎮,以當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為特色靈感打造“豹貓小鎮”,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打卡”。對此,南方電網廣東惠州龍門供電局成立“機動工作組”,積極配合當地開展主題街道風貌改造,通過優化電網配置、加強電能質量管理等舉措保障區域商業發展,在無聲處為別出心裁的“尋貓之旅”主題街區增色添香。
據介紹,為了配合永漢鎮開展豹貓小鎮中心城區建設,惠州供電局按照“一鎮一策”“一村一策”的策略大力推進“三線”整治工作,對城鎮中心區域的電網進行了優化整治,以“繡花功夫”改造電網,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與此同時,我們全力配合政府市政電力遷改工作,有序推進電力設施遷改工作,在完成6項涉電市政遷改工程后,經過升級改造的‘環南昆山’鄉鎮電力網架更加堅強可靠,運維服務質量更加精準高效,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下降30%。”惠州龍門供電局永漢供電所黨支部書記陳震天告訴記者,除了電網升級優化,惠州供電局還推廣電能替代技術,配合政府建設全電餐飲“一條街”,致力打造無明火、無煙塵和無油煙“三無”餐飲示范街,在旅游熱的帶動下,當地的售電量同比增長18%。
大力推動鄉鎮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惠州供電局多措并舉提升供電服務質量,為促進城鄉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支撐”。
光伏“電亮”鄉村振興致富路
從空中俯瞰肇慶市高要區祿步鎮綠水村,昔日泥磚的鄉村屋頂如今生機勃勃,一排排湛藍的光伏板熠熠生輝,閃光的藍色多晶硅組件正在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這里正是入選廣東省“百千萬工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典型案例的光伏示范鎮項目。
村民梁志華表示,他家的屋頂安裝了光伏板后,月總發電量在1800度以上,電量并入電網后還可以享受分紅,村民閑來無事便可坐在村里光伏廊下話家常。作為綠美光伏示范村,綠水村的光伏發電正成為村集體和村民經濟收入的新途徑。截至目前,祿步鎮已完成光伏板安裝屋頂面積合計4.6萬平方米,預計項目建成后將為村集體每年增加約20萬元收入。
助力屋頂光伏示范項目建設和能源接入,正是廣東電網積極融入并服務“百千萬工程”的有力體現之一。“系列舉措加快了農村電網電氣化進程,推動實現用電服務城鄉一體化。”南方電網廣東肇慶高要供電局祿步供電所黨支部書記伍湛彬介紹,高要供電局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總投資近80萬元更新網架,同時開辟綠色通道快速便捷辦理,實現光伏項目早并網早受益。他表示,“逐綠而興,‘鄉村閑資源’可以轉化為‘綠色熱經濟’。”(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