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地市報道

    云南電網公司融入云南綠色發展 攜手共護生物多樣

    南方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10-15 00:00:00

      云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和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圖為云南大理劍湖濕地上,飛翔的鳥類和自然風光相映成趣。 王和星 攝

      為守護中緬邊境“中國犀鳥谷”發展,德宏供電局積極推廣電能替代,讓村里環境更整潔、用電更安全高效,“人鳥相依、天人相諧”的美景讓更多的觀鳥人慕名而來。 孫華 攝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云南昆明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將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定新目標。

      COP15大會在云南舉辦,是近年來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結果,也因云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和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

      作為服務云南、從事基礎產業和公用事業的國有骨干電網企業,云南電網公司始終站在服務綠色可持續發展、促進全省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的高度,積極建設與豐富清潔能源相匹配的綠色電網,在電網規劃、建設、運維中對生態環境采取積極保護舉措,助力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有力助推云南生態環境保護,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央企力量。

      綠色發展是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大支持

      云南,漢晉時期就被譽為“彩云之南”,這片神奇而富饒的土地,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區位優勢。

      全省水電資源蘊藏量達1.04億千瓦,風能資源總儲量12291萬千瓦,具有較好開發價值的區域太陽能資源總儲量4640億MJ/a;以水電為主的清潔能源裝機占全省發電裝機比例高達86%,遠高于全國39%的平均水平;2015年起連續六年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90%,世界領先……這些“亮眼”數據,是云南省打造綠色能源產業的基礎。

      如何助力云南省打好“綠色能源牌”,南方電網云南電網公司持續打造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電力領域服務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目前,云南電網已形成“三橫兩縱一中心”的500千伏主網架大格局,通過10回直流與廣東、廣西、海南、貴州四省區電網異步聯網運行,同時通過13條交流線路與越南、緬甸、老撾三國電力互聯,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特性最復雜、電力最綠色的送端大電網。

      自2008年大理大風壩風電場首次并入云南電網以來,風電發電量連年攀升,云南電網公司依托云南電網風力功率檢測及調度管理系統,實現了對全省風電場所有風機運行工況和風電場異常情況的監控和管理,不斷提升科學調度水平,確保了云南電網的風能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云南電網公司通過全力服務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光伏發電基本得到全部消納。”云南電網公司規劃部節能環保科高級經理劉長春說,通過統籌全省光伏電源的消納、主動提供光伏發電并網申請、驗收調試等全方位優質服務等舉措,支持分布式光伏能源、金太陽示范工程、光伏扶貧試點項目發展,幫助簡化評審流程、優化接入方案、加快并網批復,把云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云南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轉化成的綠色電能,正源源不斷地一路向東,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電力支持。截至2021年9月,云南西電東送累計送電量1.214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3.7億噸,減排二氧化碳9.8億噸、二氧化硫725萬噸,為東西部協調發展和節能環保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20年,云南電網清潔能源利用率達99.2%,風、光發電基本實現全額消納。”云南電網公司系統運行部(調度控制中心)平衡及市場管理科高級經理劉雙全認為,南方電網持續打造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智能電網,是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最大支持。

      電網規劃建設首要考慮生態環境保護

      被譽為“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世界花園”“物種基因庫”的云南,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資料顯示,云南是全國第一個出臺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的省份,是全國第一批發布省級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和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

      “不說不知道,原來身邊的生物這么多樣,這更說明了大家保護的成效。”梁忠祥是云南玉溪新平縣新化鄉哀勞山底社柏山的護林員,整天在山林間穿梭的他,少不了和電網的“親密接觸”。

      “電是必需品嘛,沒有電咋個(怎么)生活,但這個無處不在的必需品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小。”梁忠祥說,一般情況下,鐵塔、電線在自然保護區面前絕對是“轉頭就走”,很少會直接穿過去,這對保護區內的動植物來說就是最好的保護。

      “電網規劃建設首要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對線路路徑進行精準定位,主動避開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云南電網公司規劃部節能環保管理專責施勤介紹,該公司建立了健全完善的環保風險防控體系,注重電網及電源建設和運營、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有效避免和控制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水土保持的影響,有效地保護空氣、水體、土地、林草等自然環境資源。

      電網工程施工的環境保護措施更是“細到極致”。線路塔基占地及施工時,盡量減少對地表和植被的破壞,在林區作業嚴禁帶火種,防止發生森林火災事故;根據山形地勢采用高低腿鐵塔,避免削峰作業,減少土石方開挖量和水土流失;開挖陡坡上的塔位基坑時,將土石集中牢固堆放,嚴禁向塔位下方棄土,防止沖毀下方自然地形、地貌;施工后及時清理場地,對破壞的地面進行生態恢復與補償,保持原有生態……

      “我們采用了GPS復測定位,利用無人機放線,施工完后還通過播撒草籽和種植樹苗的方式恢復植被,并清理有害垃圾。”云南電網公司玉溪供電局規劃建設與管理中心高級質量工程師何偉說,電網項目施工,會采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保護大自然,從我做起”理念深入人心

      云南迪慶州德欽縣佛山鄉納古村的原村黨支部書記格茸此里在多年前一度特別憂心,當地村民有柴火燒飯取暖的習慣,結果山上的林木被砍禿了,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多虧了電力,一個動作就把村民們幾十上百年來養成的習慣改掉了。”格茸此里說的“動作”,是指南方電網公司實施了多輪的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通過改造升級,農村電網質量不斷提升,有了優質電力的支持,村民們開始以電代柴,清潔、穩定的電力帶來的生活便利,徹底改變了村民砍伐林木的習慣,山慢慢又綠了回來,生態環境得到了保護。“保護森林的功,得記在電力頭上。”格茸此里說。

      這只是云南電網公司積極實施“以電代燃”項目的一個縮影。為充分發揮電力對產業和社會的帶動力,該公司從公共綜合服務企業的角度提供多元化服務,在居民采暖、生產制造、交通運輸、電力供應與消費等領域積極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電能替代,有效推進全社會節能減排。

      輸電線路由于其特殊性,往往需要跨山越嶺,過去,線路運維免不了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現在,無人機、監測傳感、信息通信、數據融合、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輸電運維中。

      “利用無人機對自然保護區內線路進行巡察,能有效減少人工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云南電網公司生技部輸電檢修專責高振宇說,除了利用新技術開展線路巡維,還在很多特殊地段對線路采取絕緣化處理以保護動植物。

      輸電鐵塔常是鳥類筑巢的“寶地”,卻是線路安全的隱患。

      “鳥類的筑巢材料有樹枝、枯藤、廢棉線,甚至還有細鐵絲,一旦掉下,可能短接幾片瓷瓶,造成線路短路,有時對鳥類也會有傷害。”玉溪供電局輸電管理所易門巡線站副站長朱光宏就有過親歷:一只鷹叼著一根長藤站在線路上,長藤搭到了下面線路上,結果鷹死線跳閘。

      如何最大限度防止鳥類受到電的傷害,玉溪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自創了“鏈條敲擊驅鳥裝置”,以風為動力,利用裝置上的旋轉葉片帶動鐵鏈敲擊鐵塔發出“叮當叮當”的聲音,且葉片具備反光功能,通過聲音和光反射使鳥類不敢靠近,有效避免了鳥類和線路的“互相傷害”。

      “公司里這樣的小創新、小發明不在少數,既能確保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又能避免動植物受到傷害。”云南電網公司生技部資產管理組經理況華說,公司積極倡導和踐行的“保護大自然,從我做起”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電網護象員”緊隨保護北移大象

      前段時間,云南西雙版納亞洲象群北巡,并在人工引導下平安南歸,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贊賞。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亞洲象北移途中,居民主動避讓,使象群得以自由漫步。這一幕幕感人情景溫暖了全球,成為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范例。”

      象群從西雙版納一路北上,經過普洱、玉溪最終到達昆明市晉寧區后折返,在途經的供電區域內,始終有一群“電網護象員”緊緊跟隨。

      “不同電壓等級的線路距地面有不同的安全距離,這群3米高的龐然大物出現難免會造成對地距離不足的情況,有安全風險。”云南電網公司安監部(應急指揮中心)應急管理科經理楊楠介紹,該公司緊急制定發布了《云南電網公司野象群遷徙過程中電力應急處置的工作要求》,配合政府做好野象群遷徙過程中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同時,要求大象經過區域的供電單位沿線接力,對大象容易靠近的線路實施停電保護,確保大象安全,嚴控電網、設備風險。此外,沿途對云南省象群遷徙現場指揮部實施保供電,確保象群監測、信息傳輸等設施設備全天候24小時持續供電可用。

      “整個野象群遷徙過程中公司一共實施了96次電力線路主動停電,投入保供電人員6367人次、發電車3臺次、發電機277臺次。”云南電網公司安監部(應急指揮中心)應急管理科高級經理夏桓桓說,該公司的原則是絕對保證大象的平安,保證云南省象群遷徙現場指揮部的持續供電。

      4月18日,大象進入玉溪市元江縣南溪河地域,正在山頂架設中老鐵路220千伏南溪河牽引站外部輸電工程鐵塔的施工人員接到通知撤出該區域,16名線路架設工人立即撤到山下200米遠的公路上,一個小時后,這群龐然大物從不遠處經過。

      “鐵塔組裝到一半,工期很緊,但一定要為象群讓出安全通道。”玉溪供電局規劃建設與管理中心高級質量工程師何偉說,玉溪供電局每天根據林業部門提供的象群位置梳理3公里內的現場作業,共取消象群活動范圍作業12項,待象群過境確保安全后才再次開工。

      此次象群北移經歷是云南積極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又一實例。在這場物種、環境的保護大戲中,南方電網公司用實際行動承擔了在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社會責任。(殷浩欽 賀璇)

      ■我和野生動物的故事

      “為黑頸鶴建好越冬的‘家’”

      “把線路、設備再巡察幾次,迎接小黑回家。”云南電網公司昭通供電局大山包供電所員工沈忠文說的“小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

      昭通大山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有大批黑頸鶴遷徙至此棲息越冬。為了讓黑頸鶴有更好的、不被打擾的棲息地,昭通供電局積極開展保護區內的電網線路改造工作。

      “大山包鎮、炎山鎮、大寨鄉、田壩鄉四個鄉鎮的供電,線路不能遷移,只能改造。”沈忠文說,在自然保護區內,昭通供電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黑頸鶴的安全。

      “以前發生過黑頸鶴觸電事件,2009年對18千米的線路進行了絕緣化改造后,保護區內的黑頸鶴再也沒有出現過觸電情況。”沈忠文介紹,為了更全面地監測黑頸鶴在大山包生活的動態,2015年至2018年期間,昭通供電局積極配合昭通市黑頸鶴管理局在保護區內加裝了視頻監控系統,為視頻監控系統架設供電線路,保障視頻監控系統的電力供應。

      此外,自2019年底至今,已有累計900余戶住戶響應號召遷出了大山包自然保護區,大山包供電所人員第一時間對遷出住戶的供電線路進行了拆除,為黑頸鶴提供更加安全的棲息環境。

      “積極保護黑頸鶴,為它們建好越冬的‘家’。”沈忠文說,這已成為昭通供電局的常態工作,并形成了一套經驗做法。 (趙亮 康紹琦)

      電網“鳥爸”救護鳥兒100多只

      44歲的趙建昆是云南電網公司德宏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線路運維檢修二班員工。他天生愛鳥,被大家稱為“鳥爸”。

      “好的氣候和位置讓德宏州成為了鳥兒棲息、筑巢的天堂。”趙建昆所在的線路班管轄著31條高壓輸電線路,全長400余千米,有1357座鐵塔,分布在高山和半高山地區,既要全力做好巡檢工作,又要保護好各種鳥類,他始終小心翼翼地做著“平衡”。

      有一次,在對110千伏臘章線特巡中,趙建昆發現輸電線塔上有個可能影響線路安全的鳥窩必須拆除。登上塔一看,鳥窩中有3只羽翼未豐的幼鳥,憑經驗判斷,這是八哥幼鳥。

      “如果拆了或者移動鳥窩,大鳥就不會回來了,這些嗷嗷待哺的小鳥只能被餓死。”趙建昆對鳥的“專長”這時又發揮作用了,他將小鳥先帶回家飼養,用紙盒做了一個溫暖的窩,然后去買來飼料,用溫水泡化,用細小的木棍蘸水喂給小鳥吃。在趙建昆的精心呵護下,鳥兒茁壯成長。一個多月后,鳥兒們已經能夠展翅飛翔了,趙建昆將它們帶到林中,看著鳥兒回到了屬于它們的繁茂樹林中。

      “希望盡自己最大努力,給鳥兒們提供一個安寧的生長環境。”“鳥爸”趙建昆說。在20余年的巡線工作中,他共救護了100多只鳥兒,為幾十只鳥兒挪過窩、安過家。他和同事們一邊巡線,一邊保護各種鳥類,想方設法讓每一顆鳥蛋孵化、每一只雛鳥成活。(孫華 朱文姣)

      “我們是電力護林員”

      “我見過幾次了,漂亮,哀牢山的精靈。”玉溪新平供電局新化供電所配電運維搶修班班長龔平昌說的,正是我國唯一的原生孔雀、最為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物種——綠孔雀。

      2021年5月,龔平昌在與同事搶修一個10千伏分支線線路故障時,在新化鄉底社柏小組附近見到了這種珍稀的瀕危保護動物,雌雄共兩只,見人就竄進草叢去了。

      玉溪市新平縣地處哀牢山區,植被茂密,給千家萬戶送去光明的鐵塔導線穿林而過,供電員工在工作中不時會遇見野雞、獾子、野豬、眼鏡王蛇等野生動物。近幾年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過去蹤跡難覓的綠孔雀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保護生態環境,在新化供電所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比如外出工作時遇到不常見的野生動物要盡量拍照,并向林業部門提供信息,林業部門鑒別物種后根據珍稀程度,在該野生動物出沒地點附近的水塘等覓食飲水地,裝設紅外攝像機和投食臺進行監測保護;巡線中遇到不法分子放置的捕獸夾、吊腳套,一定要破壞掉,防止野生動物受到傷害;清除線路桿塔的鳥窩時,如遇窩中有幼鳥,要帶回去養大后放生……總之,要做到對野生動物不驚擾、不影響。

      “我們是電力護林員,保護野生動、植物我們也出力氣、有功勞。”龔平昌自豪地說,大家共同努力下,新化鄉已有一座珍稀野生動物觀測站和多個野生動物活動觀察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賀璇 周于欣)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最新a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久久国产精品亚色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