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海縣供電公司客戶經理徐超走進東方日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光伏生產基地,隨身攜帶的,是一份“電量能效分析圖”。這場“電力問診”,將通過數字化設備監測的生產線能耗情況,為企業量身定制節能方案。
寧海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入企開展“電力問診”。 胡云杰 攝
投資152億元的光伏生產基地內,異質結電池片以每分鐘3000片的速度下線,全速運轉的生產線每年要消耗數億千瓦時電能。
“基地的屋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4.7萬千瓦,年減碳量相當于種植2.6萬棵樹。”該公司事業部總經理江洪波介紹說,“屋頂光伏發電+儲能”系統能滿足生產線70%用電需求,而且供電公司每月都有客戶經理上門“把脈”,給出更加省電的生產方案。
供電能源數據平臺跳動的數字,支撐能源服務模式重構:精準預測工業園區的負荷波動,結合企業用能需求將分布式光伏、儲能設備、充電樁等可調資源實時聚合,提供最優的供電調度方案;依據企業碳排放強度、能耗趨勢等12項指標數據形成的“數字體檢報告”,向企業發布能耗強度提醒,幫助企業優化調節生產用能模式。
寧海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入企開展“電力問診”。 胡云杰 攝
在寧波寧海縣,供電公司的這套能效服務持續升級。通過建立重點企業“用電檔案”,可以24小時響應增容需求,提供更加精準的保供服務;定期舉辦民營企業綠電交易政策沙龍,提供政策解讀服務,整合綠電資源池數據,協助企業打造“零碳工廠”……
一系列舉措正將綠電交易從企業發展中的“可選動作”變為“競爭剛需”,推動企業從“用綠電”向“用綠電賺錢”轉變。2024年,寧海縣供電公司促成民營企業交易綠電2939萬千瓦時,幫助民營企業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2024年,當地民營企業的海外客戶訂單數量增長30%。
寧海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入企開展“電力問診”。 胡云杰 攝
“我們正在能源數據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建設全域能源大數據平臺。這個平臺將接入寧海縣87.28萬千瓦清潔能源發電項目數據和全縣充電網絡、政府側企業能耗數據。”寧波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上線后可實現光伏發電、儲能等分布式能源的智能調配,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
“能源數據管理平臺實現了‘看見’產能波動、‘預知’設備隱患,等全域能源大數據平臺上線后,企業用能將更穩定,能耗管理也更全面了,這讓我們對以后的發展更有信心。”吉德電器公司負責人黎輝說。(潮新聞 ?記者 李華 通訊員 胡云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