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總調度室指導下,電科院南環院聯合國能銷售集團建設的集團公司“國能e檢”煤炭數質量管控平臺正式上線,支撐構建煤炭數質量“上下貫通、實時在線、自動預警”的智能化穿透監管體系,融合煤質快檢等技術,打造“在線測量+數字監管”的新型煤炭數質量管控模式。
圖為國能e檢平臺界面
煤炭數質量管控平臺的建設是煤質快檢技術創新的重要延伸,作為集團公司煤質快檢十大科技項目的主要課題之一,由國能銷售集團負責,具體委托電科院南環院研發。近期上線的平臺2.0版正式以“國能e檢”命名,采用“云邊端”協同架構,通過煤炭數質量可信數據邊緣管理系統及數據直連,匯總全產業鏈298家單位的軌道衡、汽車衡、煤質快檢等共計1,154臺煤炭數質量設備數據,以及流轉過程、環境天氣等煤炭全生命周期內的各類數據上傳至管控平臺,率先在行業內實現了煤炭數質量數據從源頭采集、治理到統一監管的閉環管理。基于實時直連數據開展數據比對分析、設備遠程診斷、視頻AI等功能,實現了全息透明“一噸煤”的流轉歷程,全景感知“產運銷”的運行態勢,以“技防”支撐煤炭購銷環節“不能腐”,以“全鏈路透明”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目前累計開展18,201列車、340,502輛汽車、308艘船,共計約9,825萬噸煤炭數質量數字監管。依托煤質快檢與“國能e檢”煤炭數質量管控平臺實現了約13,052萬噸自產煤、784萬噸外購煤,共計13,836萬噸煤炭快速檢測及結算。
未來,該平臺將通過設備狀態在線監控與健康度評價、上下游多源數據聯動比對、大數據分析等手段,量化評估煤炭數質量數據的可信度,進一步增強穿透監管的數據支撐力、技術防控力及監督震懾力,助力集團公司高標準建成“上下貫通、實時在線、自動預警”的智能化穿透監管體系,為中央企業穿透監管輸出國能智慧、提供國能方案。
來源: 國能電科院 作者: 戴慧、蘇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