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與綠色低碳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聚焦人工智能爆發式增長帶來的巨大算力能耗挑戰,深入探討構建“算力與電力共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與會專家指出,人工智能既是實現精細化能碳管理的關鍵工具,也是能源系統的新增巨大負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強調,世界經濟正全面轉向對清潔能源與核心技術的“技術依賴型”,人工智能是此進程中的關鍵變量。黃震院士則描繪了AI賦能能源綠色轉型的中國路徑,指出未來能源將呈現綠色低碳化與數字智能化融合趨勢。
為應對“AI能源悖論”,論壇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
技術內核雙節能
軟件層面通過優化算法訓練更高效的專業模型,從源頭節約算力;硬件層面采用液冷等先進技術及AI自優化系統,大幅降低數據中心能耗。
能源保障新突破
發展長時、可靠的儲能技術,保障AI算力中心穩定運行綠色電力,并使其具備參與電網調度的能力。
市場機制強支撐
運用AI量化評估企業綠色績效,引導資本市場助力綠色轉型。
系統集成破孤島
發布“能碳智算中樞”核心成果,旨在實現對“能源流、碳流、數據流”的一體化協同管理和全局優化,標志著從分散應用邁向系統性頂層設計的關鍵一步。
論壇凝聚的共識與提出的“中國智慧”和系統性實踐路徑,為解決全球AI發展面臨的能源環境挑戰貢獻了重要方案,展現了推動智能與可持續協同發展的決心。(總臺記者 盛瑾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