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電力行業加速向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轉型,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構建的關鍵時期,南網產業發展集團所屬南方電網新能設計研究院(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網新能院”)的科創實踐正持續釋放顯著社會價值。通過一系列科創產品與服務的落地,公司不僅為南方電網輸變電核心業務提供堅實支撐,更在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優化社會能源結構、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激發公眾科學探索熱情等方面貢獻突出,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成果轉化的廣泛落地,到創新產品的社會應用,南網新能院的社會價值效能日益凸顯。目前,公司已與超過10個單位建立成果轉化合作關系,完成超50項科技成果轉化許可,29項創新產品在科創專區上架,其中7項為自研產品。在市場開拓中,依托 “產品 + 服務” 集成解決方案,將高精度地下電纜探測裝置等創新產品與工程服務深度融合,讓技術價值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社會效能。全域營銷策略更讓科創成果走進大眾視野——第八屆亞洲電力電工暨數字電網展覽會上,多項儲能領域創新產品吸引國內外關注;佛山石肯中學的科普活動中,鈦合金螺栓、相變材料等產品的展示,激發了青少年對電力科技的探索熱情,展現了企業在科普教育與社會責任擔當上的積極作為。
構建全周期標準化體系,筑牢成果轉化基石
社會價值的持續釋放,離不開完善制度體系的支撐。南網新能院從創新體系頂層設計入手,構建了一套貫穿創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標準化管理體系。
研究院系統編制了《科技成果轉化作業指導書》《科創產品生產供應業務指導書》等四項核心制度,清晰界定流程、節點與責任,提升轉化效率;嚴格規范供應商引入、生產品控到物流交付全鏈條,確保產品質量;建立需求導向的動態評估與退出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系統規范銷售、采購、倉儲等環節,為產品合規入市掃清障礙。這套環環相扣的制度體系,如同為科創成果鋪設了一條從實驗室通向市場的“高速路”,有力保障了創新價值的有效實現,為創新生態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石。
深耕市場驅動機制,打造多元產品矩陣
緊扣市場需求的創新,是社會價值落地的關鍵。南網新能院摒棄 “閉門造車” 式研發,將 “用戶導向、場景驅動” 貫穿創新全過程,通過市場驅動的需求洞察機制與 “拳頭產品 + 代表作” 雙軌戰略,構建具有規模優勢的產品矩陣。
公司靈活調動人力資源,鼓勵研發團隊深入生產一線,推動職創項目轉化為有持續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在產品布局上,聚焦電纜運營優化、光儲運營優化等核心方向,打造赫茲系列 “拳頭產品”,同時推進電化學儲能液氮消防滅火系統等前沿項目。其中,工商側儲能滅火裝置首創 “滅火劑 + 消防水” 雙重滅火策略,將火情誤報率降低90%以上,填補行業安全防控空白;用戶側儲能現貨交易終端在中山大洋電機用戶側儲能電站試調控表現優異,填補用戶側儲能參與現貨市場調控技術空白。
此外,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聯合實驗室與協同創新聯盟,電力液氮消防實驗室與地下空間聯合實驗室的落地,加速前沿技術產業化,推動儲能產業生態圈與地下空間探測產業賽道形成,助力行業整體創新能力提升。
搭建精益孵化平臺,加速研發與市場對接
南網新能院通過成立創新孵化工作室與推行市場導向的孵化流程,為科創項目提供從研發到落地的全流程支持,縮短研發與市場距離。
創新孵化工作室為項目團隊提供研發與測試加工硬件剛需,通過入孵項目征集、遴選與培育,推動一批有產業化前景的項目快速推進。工作室利用離崗孵化政策聚集高端人才,為研發人才梯隊建設創造條件。在孵化流程上,堅持市場導向,要求孵化項目具備明確市場價值與商業化前景,研發初期即與目標客戶溝通反饋,確保產品精準匹配需求。差異化資源對接模式與完善激勵機制,更激發團隊創新熱情,讓更多優質項目從 “實驗室” 走向 “市場”,加速社會價值轉化。
如今,南網新能院已累計取得7項專利授權、34項專利受理,2025年職創項目數量較去年增長5.5倍,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未來,隨著更多科創產品落地應用,公司將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為社會提供更安全、高效、綠色的能源電力服務,持續書寫社會價值新篇章。
來源:中國日報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