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河北滄州供電公司向滄州市發展改革委提交了一份基于“電-碳計算模型”的石化行業碳排放計算方法說明,為政府部門精準掌握石化行業碳排放特征、科學制定該行業減排路徑和政策提供了科學的計算方法和決策依據。這是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成立以來第四次向市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相關數據分析。
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 鄭旺 攝
近年來,滄州市積極推動“雙碳”目標落地,出臺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政策。今年年初,在滄州市發展改革委的指導下,滄州供電公司依托自身在電力大數據領域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建設區域碳排放監測分析平臺的工作。
經過團隊數月的方案論證與技術攻關,5月28日,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建成投運,為政府制定減排政策、企業優化用能結構提供數據支持,為當地綠色低碳轉型提供科學支撐。
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采用的“電-碳計算模型”,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碳排放核算模型。該模型以電力數據為主要輸入項,結合能源消費、工業產品生產、宏觀經濟等數據,創新構建預測分析模型。“電力數據具有實時性強、覆蓋范圍廣、顆粒度細的特點,與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關聯度極高。”該中心負責人高建為說,“我們通過深化‘電-碳計算模型’應用,構建了‘電力數據+碳排模型’的數字化監測體系。”
依托這一監測體系,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實現對滄州地區分區域、分行業的碳排放實時監測,并在河北省內率先開展區域碳達峰預測分析。針對監測到的數據,該體系可完成相應的核算和管理,測算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碳排放總量、強度及變化趨勢。“關鍵在于‘以電算能、以能算碳’。”高建為解釋道,“通過企業的用電數據,結合企業所屬行業和生產工藝的特點,推算出其能源消耗量,再根據對應的碳排放因子,計算出碳排放量,讓我們能有效識別高耗能環節和潛在的減排空間。”
對用電企業來說,精準的監測數據為優化用能方式、降低生產成本和強化節能減排提供了抓手。
滄州乾程液壓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液壓動力機械及元件制造、金屬加工的企業。6月5日,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員工趙偉分析該企業用能數據后發現,企業某條生產線在特定班次存在能耗異常峰值。他立即將分析結果推送給企業有關負責人,并建議企業檢查該時段設備運行狀態及工藝參數設置。隨后,該企業根據該中心提供的數據和建議迅速排查,優化了設備啟停邏輯和部分工藝參數。
“調整后,這條生產線的碳排放量明顯下降,我們的月度用電成本也降低了約3%。”滄州乾程液壓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尚桂林說。
走進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監測大屏顯示著滄州市全域碳概覽地圖。工作人員點擊鼠標,某化工制造企業的碳排放強度、碳排放彈性系數、清潔能源占比等12項關鍵指標便清晰呈現。這些指標如同企業的“碳體檢報告”,不僅實時反映其碳排放水平,還能深度剖析其用能效率、結構及減排潛力,為企業“對癥下藥”,提前制訂碳排放超限預警和應對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截至目前,滄州市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中心已覆蓋2973家企業,采集數據8.6萬余條,出具了26份報告。該中心持續深化應用“電-碳計算模型”,提升碳達峰預測的精細化程度和覆蓋范圍。
“接下來,我們要深化對現有重點行業碳排放的監測分析,探索將模型應用于更多新興領域和場景,構建更完善、更智能的區域碳監測與預測預警體系。”高建為說。(朱婧 鄭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