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迎來又一重磅文件。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
“此次行動方案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布,影響力極強,也傳遞了儲能產業的發展已從追求量過渡到了追求質的階段這一信號。”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副秘書長李臻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自2024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新型儲能發展進入“快車道”,但與此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讓企業倍感挑戰。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行動方案對于引導優化供需關系、規范行業秩序重點予以了著墨。
李臻告訴記者,行動方案中關于科學謀劃產業布局有著清晰的表述,可引導企業以及地方政府依循各地的市場需求、資源稟賦、產業基礎進行布局,做好規劃引導,優化營商環境,避免資源浪費。
“六大行動”助力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
李臻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工信部從去年即開始研究新型儲能相關文件,并在2024年11月發布了征求意見稿。此次行動方案由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布,影響力極強,也傳遞了儲能產業的發展已從追求量過渡到了追求質的階段這一信號。
據李臻介紹,行動方案圍繞著實施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行動、實施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行動、實施示范應用場景拓展行動、實施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行動以及實施貿易投資合作提升行動這“六大行動”展開,對儲能產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明確且全面的要求,有利于為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與市場環境。
行動方案就總體目標提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李臻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不同于規劃或是綱要類的文件,行動方案在內容上是偏向落地的,“行動方案等于告訴產業界在接下來的兩到三年,國家希望產業向怎樣的方向發展,解決哪些課題,補齊哪些短板”,各地政府以及各個部門可以參照行動方案的要求,快速落實響應,推動行業發展。
優化供需關系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化解行業“內卷”
自2024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新型儲能發展進入“快車道”。CNESA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近30個省市發布了2025年新型儲能產值目標,總目標超3萬億元,其中20余個省市的2025年產值/營收目標超500億元。
行業爆發的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也讓企業倍感挑戰。前述CNESA數據顯示,2024年儲能系統全年中標均價為628.07元/kWh,同比下降43%;EPC全年中標均價1181.28元/kWh,同比下降27.3%。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行動方案對于引導優化供需關系、規范行業秩序特別予以了著墨。
行動方案中“實施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的部分提出,引導各地區科學有序布局新型儲能制造項目,依托研究機構開展行業運行監測預警,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在保障措施部分,行動方案要求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鋰電池行業規范管理,落實新型儲能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新型儲能產品質量監督。加強對專利侵權、市場壟斷等違法違規行為的預防和懲治,化解行業“內卷”現象,維護健康公平市場環境。
“中國自身就是儲能應用的第一大市場,儲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離不開應用端的需求,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內在驅動。”李臻告訴記者,行動方案中關于科學謀劃產業布局有著清晰的表述,可引導企業以及地方政府依循各地的市場需求、資源稟賦、產業基礎進行布局,做好規劃引導,優化營商環境,避免資源浪費。
此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也是此次行動方案的亮點之一。
行動方案提出,引導我國新型儲能企業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加快培育布局一批原創型、基礎型高價值專利,提升標準必要專利相關能力;引導行業完善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禁止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等。
李臻表示,知識產權已成為新能源領域企業競爭的核心與關鍵。CNESA在今年2月15日也成立了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希望為行業提供專業的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平臺,整合各方資源,提升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