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陜西首座抽水蓄能電站——陜西鎮安抽水蓄能電站4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整座電站全面投產發電,實現了陜西省電網調節性電源的新突破。
鎮安抽水蓄能電站位于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境內,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和地面開關站等部分組成,電站安裝4臺單機容量35萬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電動機組,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額定水頭440米,設計年發電量23.4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31.21億千瓦時。該電站由西北院勘測設計,水電三局、水電十五局承建。
陜西鎮安是革命老區,位于鄂豫陜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為保護革命老區天然風貌,西北院設計團隊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在電站選址規劃、可研設計、工程建設等各環節。在選址規劃上,下水庫沿用天然河道,庫盆山體的施工開挖填筑面積小,極大保護了原有的生態不被破壞;在上水庫設計過程中,采用“以料定壩”原則,優化大壩與庫盆填筑分區,并通過庫底增設增模區減小瀝青面板不均勻變形等技術手段,顯著提升開挖料利用率,有效節省工程投資;在止水設計方面,上下水庫混凝土面板采用了涂覆型止水結合整體沖壓成型的銅止水及工廠一次加工成型的異性接頭,防滲技術先進,實測滲漏量低,確保了水庫的高效運行與環保效益。
建設過程中,西北院與施工團隊緊密配合,高標準執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要求,建設應用環境監測系統,制訂詳細的廢水、廢棄物回收利用流程,實現“零排放”“零泄漏”“零污染”。電站全部投運后,年均節約標煤約1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0.5萬噸,二氧化硫約0.28萬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是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姜繼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