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型儲能產業快速發展。汕頭具有豐富的海上風電資源,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應用前景廣闊。為了盡快搶占新型儲能這條“黃金賽道”,近日,我市印發《汕頭市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發展,努力把汕頭打造成為省內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通過試點示范拓展應用場景,把新型儲能打造成為產業發展新引擎。
《行動方案》圍繞提升新型儲能研發創新能力、推進新型儲能產業集聚發展、培育壯大新型儲能產業規模、推動新型儲能多場景應用、保障措施等五個方面提出了18條重點措施。
在提升新型儲能研發創新能力上,依托汕頭大學等在汕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平臺、重點企業,圍繞鋰電池生產設備、鋰離子電池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和創新;支持企業創建制產業創新載體,提升新型儲能領域技術研發、中試孵化、技術應用推廣等能力。
在推進產業集聚發展上,在潮陽區海門片區規劃建設綠色新材料產業園區,爭取上級支持,確保我市的綠色新材料產業園區能盡快通過省級認定;依托六合產業園、濠江區海上風電創新產業園、深圳市—汕頭市產業轉移合作園區謀劃儲能產業集聚區;建立完善鋰電溯源管理體系,全力打造粵東地區廢舊鋰電池綜合利用回收區域中心。
在推動產業協同發展上,發揮本土企業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合作,協同發展;重點保障高性能碳酸鋰、氫氧化鋰、納米氧化鋯等正極材料供給,提升電解液用高純碳酸酯溶劑、高純六氟磷酸鋰溶質等電解液生產及產業化水平,支持隔膜企業生產高破膜高粘接性功能隔膜產品,鼓勵新材料企業提高銅箔、鋁箔、PVDF和鋁塑膜等電池輔助材料供給能力。
同時,《行動方案》聚焦各類扶持政策,系統融合我市支持企業在倍增培育、項目支持、要素保障(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并網接入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場景融合應用,特別是推動新型儲能在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多場景規模化布局應用,推動新型儲能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結合風電、光伏發電等開發,實施“新能源+儲能”開發模式;以滿足電力系統調節需求為導向,按照省規劃引導獨立儲能電站科學布局,重點在新能源富集送出區域和負荷中心區域布局建設;引導用戶側儲能電站項目選擇先進優質可靠產品,對使用產品經認定符合先進優質產品標準規范的,其儲能設施用電量單獨計量,電價參照全省蓄冷電價政策執行。
此外,《行動方案》明確,要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單位要落實企業安全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做好產品抽樣檢測和儲能設施全壽命周期監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編制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市直各有關單位、各區(縣)人民政府要加強新型儲能建設、運行安全監管,督促項目單位嚴格落實安全有關要求。
來源:汕頭發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