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長,同時能源結構和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儲能技術的發展對能源轉型的意義至關重大。儲能不僅對常規電網具有調峰調頻、增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能力,能夠提高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水平,也是實現可再生能源平滑波動、促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消納和接入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建設分布式蓄能中心成為儲能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式。
分布式蓄能中心
分布式蓄能中心是在國家“雙碳”目標背景下,倡導分時電價,實現電力錯峰運行而推出的一項能源融資發展計劃。主要針對工業園區及公共建筑有冷(熱)源需求且峰谷電價差大于0.7元/KWH的地區而研發的具有金融屬性的小型能源蓄能中心。利用先進的蓄能技術,通過集中管理、分布式應用,實現工業園區和公共建筑空調系統的減碳降費,電力削峰、釋放用電指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目標。
隨著儲能建設運營成本的下降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大量開發利用,分布式蓄能中心在近年來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分布式蓄能中心市場優勢
相較于集中式儲能,分布式儲能具有建設周期短、建設地點靈活、投資費用少,運營成本低等特點。
能源成本降低
分布式蓄能中心可以在需求低估時段儲存能源,高峰時釋放,降溫能源成本。
能源穩定性增強
通過智能化的能源調度和管理系統,可以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增強企業的生產穩定性。
環保性高
分布式蓄能中心可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碳排放,具有較高的環保性。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過優化能源儲存和釋放,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分布式蓄能中心盈利模式
主要盈利模式是利用夜間谷電時段低電價蓄冷(蓄熱),白天高峰時段釋冷(釋熱),以銷售廉價冷量的方式獲得投資回報。
隨著各地不斷完善的分時電價政策,峰谷電價差不斷擴大,為分布式蓄能中心進一步商業化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空間。
未來,伴隨著能源革命的東風,分布式蓄能中心將緊跟時代步伐,在工業園區及公共建筑市場持續發力,為儲能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