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儲能行業正逐步從商業化初期邁向規模化發展的關鍵階段,對儲能電池的需求持續旺盛。然而,電池作為電化學儲能的核心組件,其潛在的熱失控風險仍是業界普遍擔憂的問題。在儲能市場迅速擴張的背景下,誰來為安全兜底?開發一款低風險、高安全性的恒溫儲能電池系統已然迫在眉睫。
恒溫電池系統的關鍵在于冷卻技術。傳統上,電化學儲能熱管理主要采用風冷和液冷兩種技術。其中風冷技術,就是采用空氣作為換熱媒介,通過空調等機械設備,使空氣在電池組中進行循環,利用電池模塊和空氣之間的溫差進行熱傳遞。風冷技術雖然溫度控制穩定,但散熱效果相對較差,已難以滿足大規模儲能電站的散熱需求。
液冷技術則使用液體作為換熱媒介,擁有比空氣更高的比熱容、導熱系數,冷卻速度較快,對降低局部最高溫度、提升電池模塊溫度一致性效果顯著。液冷技術自2021年起越來越受到儲能行業關注。如今,主流液冷儲能系統大多使用冷板液冷技術,但該技術液冷板管路設計復雜,還存在泄漏導致絕緣失效的風險。為保障儲能安全,目前儲能系統普遍配置了消防滅火裝備,但儲能安全風險依然難以徹底消除。
那有沒有一種技術能同時解決
儲能系統中熱管理和儲能安全兩大難題呢?
有!
采日能源技術團隊研發的新型浸沒式液冷技術順勢而生。該技術使用烴油基冷卻液,可以確保電芯在隔離氧氣的安全溫度下運行,電芯熱失控無需消防介入,避免對電芯熱失控對電芯外部系統的影響。
應用新型浸沒式液冷技術的采日能源模塊化浸沒式恒溫電池箱,具備壓縮機制冷和直接自然換熱雙循環熱管理系統,集制冷加熱、智能控制、消防安全于一體。配合與BMS聯動的新型智能高效熱管理系統,以及基于電芯最佳應用場景的自適應控制系統,可以實現高效精準溫控和智能調節,將電芯工作溫度控制在15℃-35℃的范圍內,PACK內部溫差小于等于2℃,使每個電池匹配保持最佳溫度,延長電池的可用容量和循環壽命,從而降低儲能系統的使用成本;同時具備多重告警保護功能,物理隔絕+數智化監控,從根源上解決儲能的安全性問題,客戶使用更安心。
新能源電站和儲能系統對更高系統功率密度和更大電池容量的需求日益增長,液冷儲能系統的市場占比不斷擴大,已然成為電化學儲能市場的主流。這一演化中,采日能源憑借扎實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經驗,成為液冷儲能系統市場占有率的佼佼者,而浸沒式液冷儲能技術也定能成為最新儲能技術風向標。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儲能技術的不斷進步,采日能源將繼續深耕儲能領域,不斷推陳出新、突破創新,為全球新能源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
來源:采日能源
評論